擦亮“貴”字號農業品牌
——我省積極搶抓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
深秋時節,烏蒙山下,畢節市大方經開區的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的精深加工新廠區內,天麻酒、天麻膠囊、天麻咀嚼片等各條無菌化、自動化生産線正開足馬力,為全面進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作準備。
“我們積極推動‘貴品出山入港融灣’,拓展國際銷售市場,讓‘貴’字號農業品牌風行天下。”在香港舉辦的中國農業展團對接交流會上,貴州九龍天麻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平&&。
今年,我省加大力度實施品牌強農戰略,集中力量培育全國有影響力的“貴”字號農業品牌,多渠道宣傳推廣,多舉措提升品牌影響力,讓貴州綠色農産品品牌走出大山,風行天下。
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
新鮮的農特産品剛下地,以貴茶、宏財刺力為首的企業,就帶着貴州獨特的風味抵達珠江岸邊,參加正在火熱舉辦的廣交會。
廣交會上,預定貴州春茶的客戶紛至沓來。貴州陽春白雪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朝友告訴記者:“目前,貴州‘乾淨茶’名聲在外,貴州綠茶品牌響亮,為我們的銷售帶來了諸多便利。”
貴州省氣候多樣,農作物品種豐富,農特産品資源多、優勢突出,農産品品牌建設基礎紮實。
規模排得上號——貴州辣椒産加銷全國第一,茶園、刺梨、藍莓、李子規模引領全國,獼猴桃、薏仁、太子參等産業規模進入全國前三;蔬菜、食用菌、火龍果等産業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品質講得出口——在全國率先立法規定茶園全面禁用水溶性農藥,全面推行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省農産品合格率99.7%,累計發布地方標準712項,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2087個,持續擦亮安全、優質、綠色的農業品牌底色。
品牌拿得出手——依託11個中國特優區、10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7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6個全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和5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孵化近200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遴選發布全省十強品牌,先後培育都勻毛尖、遵義朝天椒、興仁薏仁米、修文獼猴桃、麻江藍莓、三穗鴨等6個農業品牌精品。
為了實施好品牌強農戰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還專門成立農業品牌專班,發展改革、工業信息、市場監管、商務等省直相關單位聯動,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品質與效益相結合、特色與標準相結合、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深入推進品牌強農戰略。
逐步形成品牌發展格局
近日,2023貴州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活動在貴陽舉行,貴州綠茶、都勻毛尖、興仁薏仁米、遵義朝天椒、貴州黃牛、黔東南小香雞、黔菌、修文獼猴桃、遵義紅、鎮寧蜂糖李等十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成為首批代表貴州優質農産品的區域公用品牌。
“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布,映射出貴州全力推進品牌強農的決心和魄力,有利於發揮品牌建設的典型引領和模範帶頭作用。”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説。
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貴州農業品牌發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品牌數量快速增長、品牌效益日益提升,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動能。
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貴州省在66個脫貧縣建設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149個,讓脫貧群眾更多分享品牌紅利;聯合廣藥集團僅用98天開發“刺檸吉”系列産品,帶動“貴州刺梨”跨越式發展。
在帶動農民增收方面,發揮品牌聯農帶農作用,40多萬群眾年均增收3500元。
在推動企業成長方面,老乾媽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産品遠銷108個國家和地區,與持有“山地貴爽”品牌的貴陽農投集團,攜手邁進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農業品牌已經成為引領供需結構升級、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業效益和競爭力、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品牌專班負責人説。
持續增強品牌競爭力
修煉“內功”,擦亮品牌,飛躍大山。貴州遵循山地經濟規律,立足資源稟賦,着力在特色農産品上做文章,在高效高質上下功夫。一個個相對集中連片的特色産業基地如雨後春筍,一批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鄉村特色産業集群逐漸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農業品牌逐漸打響。
今年以來,我省利用抖音等新媒體&&設置“貴品推薦官”“我為貴州農産品打call”等話題,品牌傳播量分別超1.6億、5.1億人次;構建貴州省電商&&“一碼貴州”線上選品中心,支持600余家品牌主體入駐,設立“貴州品牌農産品展銷專區”供品牌渠道直採;運用全省39個“黔貨雲倉”體系降低快遞物流成本;指導12家企業28個産品取得“圳品”認證,推動更多農産品進入大灣區市場。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品牌建設工作專班牽頭,分類分級培育農業品牌隊伍,開展“大國農匠·貴品推薦官”電商人才比賽,挖掘“古村樂樂”“南小鮮”等一批農村電商人才40餘人。組織參加中部農博會、廣州世界農博會、成都農交會等全國性展會,7家品牌主體斬獲金獎和最受歡迎農産品獎。
貴州省農業品牌綜合影響力正不斷提高,品牌效應增強品牌競爭力,讓農民發展産業有盼頭,增加收入有希望。(記者 鄧鉞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