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雷山縣強化黨建引領,通過突出關鍵少數、把握關鍵領域、抓住關鍵群體、緊盯關鍵環節“四位一體”,凝聚民心匯聚群力,紮實推動和美城鄉“四大行動”取得新成效。
突出關鍵少數 推進城鎮精緻管理
突出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群體,以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為抓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系。緊盯城鎮“顏值”和“內涵”雙提升,建立黨組織牽頭、黨員示範、全員參與的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1100余名機關黨員幹部下沉到丹江鎮、龍頭街道等基層一線,開展黨建指導、城鎮精緻管理、政策宣講、法律維權、科普宣傳及文明健康宣傳等服務活動。
截至目前,全縣黨員幹部參與環境衞生整治行動5000餘人次,清理佔道經營1000余次、亂堆亂放200余處、建築垃圾50余處、野廣告3000余處、房前屋後環境衞生120處,及時制止亂傾亂倒垃圾行為70余起。
把握關鍵領域 鄉村庭院美化樹典型
堅持以“美麗庭院+積分制”管理為抓手,突出把握庭院美化亮化等關鍵領域,將黨員參加庭院美化工作納入黨員個性化任務積分管理,讓黨員在庭院美化行動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模範引領中掙積分。
將鄉村庭院美化行動與主題黨日等活動有機結合,採取村幹包片、組幹包組、黨員包戶等形式,引導群眾清理房前屋後、自家庭院。按照“一戶一景、一房一韻、一院一品”工作思路,引導各鄉鎮(街道)定期開展“曬比評述”活動,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主題各異的鄉村庭院美化行動示範村、庭院美化示範戶,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庭院美化等工作全面提質。
截至目前,全縣申報13個州級示範村和130戶示範戶,挖掘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鄉村土特産61個,培育鄉村農家樂131家。
抓住關鍵群體 文明新風倡導改陋習
以“黨建+合約食堂”為抓手,抓住村“兩委”成員、黨員、鄉賢寨老等關鍵人群,充分發揮“一村一規”“一寨一委” “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製作用。組織166個村(社區)修訂《村規民約》,成立村寨“合約食堂”,將村內“紅白喜事”集中到“合約食堂”辦,嚴格落實“合約食堂‘四控四減’”制度。
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家庭”等優秀道德模範人物評選活動,以身邊好人的案例激勵更多群眾做文明守法的好村民。雷山縣老年大學精心創編《整治鄉村庭院》《要樹立文明新風》《雷山是個好地方》等苗歌,大力宣傳和倡導文明新風。今年以來,以“四抵制四倡導”為抓手,166個村(社區)完成“一約四會”,全縣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00余次。
緊盯關鍵環節 法治教育普及重實效
堅持以農村黨員酒駕醉駕專項整治為抓手,緊盯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支持率這個關鍵環節,強化農村黨員教育、監督、管理,將農村黨員酒駕醉駕納入黨組織政治生態研判重要指標,全面開展“守紀法、轉作風、樹新風”行動,利用多種方式,抓好農村黨員酒駕醉駕違法違規等方面的警示教育。
組織58家縣直部門單位黨員組成60余支志願隊伍,參與文明志願勸導服務工作,使“紅馬甲”成為文明新風倡導行動最亮麗的風景線。結合民族節日和民族文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抖音網絡直播、空中法治課堂、鄉村大喇叭等“指尖普法”,推進10個州級、8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推動全縣166個村(社區)法治普及教育走深走實。(楊承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