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之策。國家稅務總局遵義市稅務局自覺抗牢生態保護政治責任,進一步激發稅收促進遵義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保護的正效應。
“稅紅利”引燃企業“升級熱”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自然水體受到污染,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可以有效提升可利用污水水質,緩解現階段的水資源緊張現狀。遵義凱發新泉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水污染治理的高新技術企業,日處理生活污水達15萬噸,服務着遵義市中心城區60%人口。説起稅費優惠政策對企業的支持,公司財務負責人張群會感觸頗深:“2020年以來我們公司享受的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減免稅款420萬餘元,我們公司利用這筆資金加大了研發資金投入和設備升級改造,更新環保設備20余&,增加檢測檢驗設備5&,改造生産設備設施10余&,國家的好政策真正為我們環保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遵義市稅務局通過組建一體化專業服務團隊,結合稅收大數據對企業需求進行精細輔導,在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中注入促進企業優化升級的“含綠度”,鼓勵企業投入節能環保設備強化提升産能,助力企業用好用對稅惠政策,護航企業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穩。截至目前該公司已處理污水1.7億噸,全部實現達標排放,為湘江河的常清常綠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環保和水務部門的高度評價。張群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企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稅惠支持和稅務部門的精心服務。現在國家愈加重視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我們有信心為遵義的環保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稅動力”驅動産業“向綠行”
火力發電作為我國電力生産的主力軍,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撐,但其帶來的環境污染也不可忽視,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火電行業的節能環保轉型勢在必行。作為一家從事火力發電的國企,貴州鴨溪發電有限公司也大刀闊斧地走上了綠色轉型之路,僅2022年該企業在環保設施技改上就投入了近2億元。為幫助企業走穩走好綠色轉型之路,稅務部門聚焦企業改造升級全過程,堅持“線上線下精準速達、問計問需精確輔導、專人專事精細服務”,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助力行業發展“向綠而行”。
“企業要想長遠發展,節能環保化轉型勢在必行。但轉型升級需要大量的資金,好在有國家的政策支持、有稅務部門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及時享受到了1700萬餘元的稅惠紅利,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設備和技術的更新。”企業負責人朱建宏説到。
數據顯示,該企業完成升級改造後,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減少357.56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減少678.51噸,2022年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961萬元,同比下降17%,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4.56億元,企業朝着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向闊步前進。
稅力量鋪就“綠色致富路”
作為中國首批十大竹鄉之一的遵義市赤水市,近年來依託132萬餘畝的竹林資源,大力發展竹産業。為助力地方産業茁壯成長,稅務部門通過精準稅收宣傳、科學稅收管理、優質納稅服務全力以赴支持産業發展,目前赤水市已成立竹類加工企業400余家,2022年竹産業産值達74億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赤水竹編”傳承人楊昌芹創建的赤水市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竹編産品的企業,在稅務部門的關注和稅惠政策支持下,這家公司從創辦初期年收益僅有300萬元的的小微企業逐步成長為年産值2000萬元的規上企業,擁有員工百餘人,讓177戶農戶實現脫貧增收,帶動竹編上下游産業近萬人就業,竹編産品遠銷海外。
從翠竹成海的赤水到靈泉美酒的仁懷,從茶樹漫山的湄潭到花田萬畝的綏陽,遍地開花的綠色産業展示着遵義市在描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美藍圖上,又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根據遵義市稅務局數據顯示,環保稅開徵5年來,遵義市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的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640戶下降至2022年的480戶,綠色稅收治污減排的正效應逐步顯現。2022年遵義市森林覆蓋率達62%,共47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監測數據全部達到考核要求,達標率100%。綠色稅制的正向激勵作用明顯,生態環境治理效果顯著,遵義稅務將持續優化服務舉措,強化責任擔當,通過綠色稅制催化綠色産業發展,守護紅城山更綠水更清。(安俊良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