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社區,安寧港灣——安寧區常抓不懈打造群眾放心、安心社區
2024-09-19 18:54:25 來源: 觀瀾新聞

  近日,安寧區棗林西社區網格員王彤、程婷婷收到了一封手寫感謝信,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兩人的讚譽之詞。

  原來,潘奶奶是蘭機新區4號樓的居民,長期一個人獨居,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前段時間,潘奶奶由於不慎摔倒,只能臥床休息。得知這一情況,王彤和程婷婷擔心老人一個人在家不安全,經常去潘奶奶家聊聊天,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打掃家裏衞生,並及時告知潘奶奶的兒女,老人一切都好。每次臨出門時,兩人還要查看潘奶奶家的用電、用火、用水安全情況,她們用真情解決群眾難題,用一件件暖心事讓網格“升溫”。

  近年來,安寧區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打頭陣做先鋒,聚焦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推動社區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實處用力,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鍛造社區隊伍強組織

  安寧區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用好用活“五學聯動”機制,系統舉辦強基固本、基層治理等專題培訓,定期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登&打擂”活動,常態化分析社區班子運行情況,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不斷提升社區工作者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實行黨建工作閉環管理,圍繞人員編制、資源投入、服務事項、工作保障等重點,區委專題研究推進,縣級領導包抓督導,打造熱心服務、持續穩定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聚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嚴格落實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進一步明確依法履職、協助事項、負面事項等三張清單內容邊界,讓社區幹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

  滿足群眾需求建陣地

  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安寧區採取“盤活國有資産型”“原址改建型”“選址新建型”“小區配套型”等四種模式,新建、改擴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3個,布點建設新興領域區域性黨群活動服務中心2個,高質量構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陣地體系。按照“優化布局、功能齊全、高效便捷”的原則,該區分三年對64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提升,着力搭建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全齡段居民全覆蓋的差異化服務體系,建成棗林西社區、幸福裏社區等一批有特色示範性強的黨群服務中心,實現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

  延伸服務末梢劃網格

  安寧區注重加快構建“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融合設置三級網格548個,全覆蓋成立網格黨組織,各級黨員依託網格開展問需於民、志願服務、基層治理等活動,有效發揮社區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常態開展“一親三心”活動,持續抓實“雙報到、雙服務”,區直部門“一對一”“多對一”與社區結對幫帶,聚焦社會關切、群眾訴求,梳理資源清單、建立需求清單、認領項目清單,項目化推動服務居民精準化。探索“黨建+物業”模式,迭代升級“紅色物業”服務,徹底打通黨和政府&&、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距離。

相關鏈結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2915113020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