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旅游“火” 群眾腰包“鼓”
安寧區“蘭野文旅”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環境美效益好

蘭州野生動物園內游客體驗投喂樂趣
“以前,我們村的路不好,下雨後踩一腳一褲腿的泥,現在你們看看,多好多平整吶!”安寧區忠和鎮崖川村村民鄒吉雲指着家門口筆直的馬路,高興地説道。步入崖川村,道路兩旁蔥翠的樹木鬱鬱蔥蔥,房屋整齊排列,庭院乾淨整潔,整個村莊洋溢着生機與活力。
安寧區忠和鎮崖川村位於安寧區“蘭野文旅”鄉村振興示範帶上。近日,記者沿着109國道一路往北,實地感受了一波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給這裡帶來的巨大變化。
“蘭野文旅”鄉村振興示範帶以109國道和尹忠公路為軸線,輻射4個行政村(豐登村、平峴村、崖川村、六合村),全長10公里,覆蓋134平方公里,涉及2188戶10932人,重點依託蘭州野生動物園打造文旅鄉村,發展都市型現代精品農業、鄉村休閒産業。安寧區通過實施“蘭野文旅”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治理水平提升。
提升人居環境 打造和美鄉村
“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現在路修好,綠化也好,相比以前改善了好多。出門走在馬路上,有樹有花,路面也乾淨,看著心情就很舒暢。”崖川村一社村民鄒吉雲滿面笑容地説。
崖川村黨總支副書記羅英回憶道:“原來崖川村109國道沿線,沒有污水收集,農戶隨意傾倒污水,垃圾也沒有集中清運點,加之房前屋後雜物堆積,綠植稀缺,景象頗為雜亂。”
據羅英介紹,從2023年9月初至今,全村共清理各類臟源點922處,清理垃圾1200余噸,拆除私搭亂建48處,改造殘垣斷壁177處,種植樹木2600余棵,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外,崖川村還打造“村門第一道”花園3處,小廣場4處,累計栽植國槐等優質苗木21200株,對南北兩山綠化廊道實施全方位管護,村域綠化覆蓋率顯著提升,超過40%。公共廁所的建設與415戶農村戶用衞生廁所的改造,使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2023年,整合各類資金1300余萬元,敷設污水管網6.4km,實現主幹道沿線污水集中收集。同時,籌集資金70余萬元安裝路燈496盞,實現村內亮化“路路通”,照亮了村民出行路,溫暖了群眾回家心,為高質量打造和美鄉村打下堅實基礎。
推進産業融合 促進農民增收
産業發展方面,安寧區忠和鎮以蘭州野生動物園為中心,打造休閒文旅及特色農業産業示範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一踏入蘭州綠洲賢居農業生態觀光園,粉嫩多汁的白鳳桃沉甸甸地挂在枝頭,空氣裏香甜的氣息讓人垂涎欲滴。蘭州綠洲賢居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牟先菊説道:“我們農家樂的經營模式主要以農産品的採摘以及燒烤為主,有多一半吃過我們桃子的客人會選擇自己去地裏採摘,因為我們的桃子口感較好。”
談及桃園,她滿是自豪:“我們的桃園佔地面積100多畝,主要種植白鳳桃與隴蜜9號兩大明星品種。隴蜜9號,也是省農科院的金獎之作,果實碩大,肉質細膩。桃樹種植按高標準農田精心布局、精細化管理,滴灌技術與水肥一體化,讓白鳳桃得到了國家的綠色認證。”她説,今年收成最低可達二十萬斤,合作社種植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與土地流轉。40余名鄉親在這裡工作,土地流轉的租金也為他們增添了額外的收入來源。
“以前種西瓜的時候,一年收入不到一萬元,年齡大了去外地打工也不實際,我就來合作社工作掙個零花錢,一個月工資是3000元,加上四畝多地土地流轉金2000元,現在我們老兩口的生活也更加富裕了。”忠和鎮六合村一社村民薛宗海説。
依託蘭州野生動物園這一黃金地標,安寧區正加速推進一二三産的深度融合,構建産業振興。一産優化,果蔬保鮮庫、日光溫室的落成,為現代農業插上翅膀;二産拓展,液化油氣儲配站、天然氣管道、生鮮冷鏈集配運營中心等項目蓄勢待發,為農産品加工與流通注入強勁動力;三産強化,美食街、民宿、農家樂的興起,讓游客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家的溫馨與便利,真正實現了“動物園游客”的本地消費,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黨建引領促發展 民生保障譜新篇
忠和鎮的發展離不開黨建引領。近年來,忠和鎮鞏固提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探索村黨組織種植養殖聯合社新路徑,形成“聯社帶分社、分社帶農戶”的協同發展格局。通過實施“頭雁工程”“先鋒工程”,強化黨組織書記及黨員隊伍的引領作用,深化黨內關懷與激勵,開展多樣化志願服務,凝聚基層治理強大合力。
忠和鎮還致力於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心挖掘農村典範,強化人才培育,持續舉辦“文明村鎮”“文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及“蘭州好人”等系列評選活動,以平峴村省級文明村為標杆,引領豐登村、崖川村、六合村等共築文明新風尚。同時,堅決推進高價彩禮治理,弘揚新風正氣,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教育活動,深化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忠和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周育嬌&&:“我們緊扣‘五大振興’與‘八大美麗’目標,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依託蘭州野生動物園,全力打造文旅鄉村,推動現代農業與休閒産業融合發展。下一步,全鎮將繼續在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完善和産業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堅持黨建引領,加速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步伐。”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安 娜 見習記者 彭美姣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