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區·定西漳縣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走筆
2022-11-12 08:49:01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跨越山海的情誼——青島即墨區·定西漳縣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走筆

    這是跨越山海的情誼。位於西北的甘肅省定西市漳縣與地處山東半島的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相隔萬水千山。2021年4月,隨着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推進,兩地心手相牽,結對協作。

    這是飽含深情的協作。一年多來,青島市、即墨區為漳縣累計投入財政資金9229萬元,扶持發展農業産業項目21個,引進5家企業完成投資1.15億元,實現消費幫扶額2.82億元,打造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示範村4個……一組組數字,是東西兩地山海協作的生動注腳。

    秋末冬初,漳縣三岔鎮食用菌産業園內,菌棒加工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堆料、裝袋、入庫,作業井然有序……“自從食用菌産業園建成後,我就在這裡務工,每天能掙100元左右,還能顧上家。”在菌棒加工車間務工的村民常霞霞説。

    東西部協作以來,青島市即墨區和定西市漳縣圍繞“一縣一園”目標,共建三岔鎮食用菌産業園,引進甘肅鑫源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三岔鎮木耳基地新建年産1000萬棒菌棒加工生産線,建成金耳、木耳基地700余畝,各類生産大棚240座、晾曬棚110座,年挂棒能力達到400多萬棒。

    此外,青島市即墨區還投入資金在漳縣建成淫羊藿種子繁育研究和示範棚34座、淫羊藿種質資源圃5畝、培苗煉苗日光溫室12座、淫羊藿種子繁育示範基地4100畝。

    春節過後,漳縣農民紛紛登上北上南下的列車,開始新一輪務工之旅。漳縣金鐘鎮馬瑞青夫婦搭乘首趟“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專車,踏上前往青島的“淘金”之路。

    在青島豐科有限公司務工的馬瑞青通過電話告訴記者,今年他和妻子在青島務工,一個月工資五六千元,公司給他們分配了夫妻宿舍,吃住不用愁,工作很順利。

    漳縣搶抓東西部協作的機遇,不斷加強與青島市即墨區勞務對接,採取“專人、專車、專廠、專線”方式,組織運送外出務工人員,努力實現務工人員“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

    漳縣把“即墨·漳縣東西協作農特産品展銷中心”建設作為實施農産品品牌戰略的重要舉措,與青島即墨千年食品藥品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1080萬元的消費協作採購協議,與青島匯泉閣商貿有限公司簽訂570萬元的土特産供貨協議。

    “漳縣不斷深化與即墨區東西部協作內容,創新消費扶貧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消費幫扶工作格局。”漳縣商務局副局長胡勇介紹。

    人才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即墨、漳縣兩地把幹部人才交流作為東西部協作的核心,在幹部人才對口幫扶上精準發力。

    雙方每年互派1名縣級幹部1名科級幹部在兩地挂職,即墨區選派8名醫務人員和16名教師在漳縣開展學習交流,漳縣先後選派32名醫務人員、33名教師赴即墨區參加進修培訓。此外,漳縣充分利用東部資源和幫扶資金,先後舉辦鄉村振興幹部培訓12期,培訓黨政幹部1913人次;舉辦各類專技人員培訓班11期,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006人次。

    依託山東·甘肅兩省“百村振興計劃”,漳縣借鑒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經驗,依託即墨區資金4858萬元,打造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示範村4個。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如今,來自青島市、即墨區的資金、技術、人才、理念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入漳縣,協作之花在漳縣大地多彩綻放。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周詩苑

責任編輯: 劉欣瑜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2916112912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