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疫情襲擾蘭州市以來,不管是在社區、樓院,還是在醫院、核酸檢測點,醫務人員無不緊張地忙碌着,他們有的是從甘肅省內各地醫院趕來支援的,有的是從蘭州市不同醫院不同崗位抽調的,有些人忙着在“疫”線採集核酸檢測標本,還有些人堅守在本職崗位。醫藥衞生界的蘭州市政協委員就是他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秦俐儂委員是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她所在的醫院是蘭州市“非綠碼”“封控管控區”“集中隔離點”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定點救治醫院之一。參與指導病患救治、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及病房管理,檢查院感防控落實情況等是秦俐儂的工作職責。每天到崗後,秦俐儂都會先到預檢分診處和發熱門診督導檢查,了解就診患者的體溫、健康碼、行程碼是否查驗等。她還經常提醒工作人員,一定要把牢把好患者進入醫院的第一道關口。科室的閉環管理工作做得怎麼樣?“一患一陪護”等制度是否落實?患者、陪護人員是否理解?對於這些工作,秦俐儂和班子成員每天都會分頭逐樓、逐層檢查。
馬娟文委員是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作為專科醫院,他們在此次疫情中主要承擔“非綠碼”和不同風險管控區孕産婦的救治工作。為了阻止病毒在醫院發生傳播,馬娟文和醫院班子果斷決策,把工作人員按照患者的類別劃分為兩部分,分別負責“非綠碼”和不同風險管控區患者與其他“綠碼”患者的診療。對於為非“綠碼”和不同風險管控區患者診療的醫務人員,要求他們都要身着防護服完成所有操作流程,包含從接診、檢查、處置,甚至手術等各個環節。在沒有救治任務時,馬娟文每天的工作還包括逐樓層的巡查指導,檢查防護的部署情況,檢查各崗位的制度落實,協調人員、調控物資等。
梁啟龍委員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他所在的醫院是蘭州市“非綠碼”等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之一。目前,他們科室收治的患者都是來自蘭州市不同風險管控區域的急危重症患者,以腦出血、腦梗塞患者居多。為了搶救生命,患者往往需要緊急手術,一次核酸檢測後,就進入緊鑼密鼓的術前準備和手術環節了,一邊要快速解除病人潛在的生命危險,一邊還要做好自我防護,梁啟龍和他的同事們就在平時所穿的手術衣上增加了防護服和護目鏡,手套也是戴上了兩層。
師富貴委員作為蘭州手足外科醫院的負責人,他帶領醫院工作人員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崗位上,在全市大規模核酸檢測中,作為24小時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之一,他精心組織安排核酸標本採集、核酸標本檢測工作,單日最大檢測量達1萬管。
魏偉委員是皋蘭縣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作為醫院和皋蘭縣衛健局新冠肺炎救治專家之一,他的職責就是負責全縣120院前急救工作,全縣密接、次密接人員的轉運,各類急診患者診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醫藥衞生界還有一些委員,他們有的在核酸檢測試驗室,有的在重症病房,還有的在檢查儀器旁……雖然分工不同,但他們都在盡全力守護着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解婭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