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天36號小麥山旱地畝産高達714公斤
2022-07-06 09:30:00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蘭天36號小麥山旱地畝産高達714公斤

    近日,由省農業科學院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種子總站、天水市種子站和天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專家組成專家組,依據農業農村部《全國糧食高産創建測産驗收辦法(試行)》,對清水縣永清鎮的蘭天系列抗條銹豐産冬小麥品種進行現場測産,在山旱地畝均超過600公斤,其中蘭天36號小麥畝産達714.25公斤,創蘭天系列冬小麥新品種高産歷史紀錄。

    專家組分別對清水縣永清鎮馬溝村和溫溝村種植的蘭天36號、蘭天43號、蘭天47號等三個小麥品種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産。其中:蘭天36號小麥實收面積1.9畝,籽粒鮮重為1529.95公斤,凈重1357.07公斤,按含水量13%計算,平均畝産714.25公斤;蘭天47號小麥實收面積2畝,籽粒鮮重為1534.25公斤,凈重1381.75公斤,平均畝産690.87公斤;蘭天43號小麥實收面積0.8畝,籽粒鮮重為 544.55公斤,凈重502.07公斤,平均畝産627.6公斤。這三個小麥品種均超當地小麥産量歷史記錄。

    “高産需要好的種子,蘭天小麥品種病不死、凍不死、旱不死,今年的蘭天47號小麥新品種,畝産能達到600公斤以上,對於我們這半乾旱山區來説,相當高了!”清水縣永清鎮馬溝村農戶溫三江説。

    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站長魯清林研究員認為,2021年播種時間較往年推遲10天以上,2022年以來持續的乾旱、高溫天氣,蘭天小麥品種仍然創造當地高産紀錄。良種良法的綜合配套應用,政府、各級農業推廣部門和種植戶的重視,是今年蘭天小麥品種豐收的關鍵。

    測産專家們認為,蘭天系列冬小麥品種株型緊湊,成穗數高,落黃好,抗旱性能突出。高抗條銹病,兼抗白粉病、葉銹病等多種病害,豐産性突出,産量潛力大。今年在隴南、天水等山旱地遭遇低溫凍害、持續乾旱、倒春寒和晚霜凍等不利氣候下,仍然實現高産,實屬罕見。

    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於1969年由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周祥椿創立,作為抗銹豐産優質小麥研發基地已有50餘年歷史,育成的蘭天小麥品種在抗銹性、豐産性和抗倒伏等方面優勢明顯。目前,蘭天小麥品種佔天水市、隴南市小麥播種面積的50.2%,佔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38%,為保障口糧安全作出了貢獻。(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朝霞 王煜宇)

責任編輯: 劉欣瑜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6112880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