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織密森林草原“防火網”——我省多措並舉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甘肅森林消防積極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圖片由甘肅省森林消防總隊提供
近年來,隨着重點生態保護工程的實施,全省森林草原資源面積和蓄積量呈雙增長趨勢,為山川草原添了新綠。
然而,我省地處西北,常年乾旱少雨,特別是春季森林草原火災易發多發,防滅火形勢嚴峻。
立足於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全省應急管理系統聚焦重點時段,把握特點規律,持續用力抓好防滅火工作。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未接報較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災,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穩定向好。
壓實責任強指導
我省現有林地1.19億畝,有44個森林火險重點縣;現有草地2.15億畝,其中12個Ⅰ級草原火險區、16個Ⅱ級草原火險區。全省重點管控的草原高火險區不斷擴大,防滅火任務十分艱巨。
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事關安全與發展,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完善機制壓實責任。為此,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去年9月召開專題會議,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林長制”要求,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森防指各成員單位的防滅火職責。
今年1月,省安委會對全省各地各部門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責任提出明確要求,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林草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
進入春季,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簡稱省森防辦)先後派出兩批次明察暗訪督察組,對各地防滅火責任落實、火源治理、隱患排查、值班值守等情況進行督導指導,切實築牢防火墻。
目前,全省已進入防火緊要期,省森防辦及時組織應急、林草、公安、氣象、森林消防等部門,開展火險形勢會商研判,有針對性地細化防滅火各項工作措施,確保各地各部門持續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有效的研判指導、明確的責任落實……一張張“鋪天蓋地”的森林草原“防火網”越織越密,有效確保了第一季度我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的持續穩定。
打好基礎抓預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就是要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頭,把工作做到實處。
省森防辦在每年防火期前,都會提請省政府頒佈“防火命令”,從落實防火責任、嚴控野外火源、發布禁火命令、加強值班值守、科學防範應對等方面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全省各地以“防火命令”為重點,採取各種形式、運用各種載體、深入各個場所,廣泛宣傳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推動提升群眾防滅火意識。
省森防辦組織擔負森林草原防滅火任務較重的八個單位開展會商研判,持續向林草、森林公安和省市縣三級森防辦發布監測預警信息,形成合力推動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同時,定期推送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預測信息,對發現的森林草原“熱點”做到及時查處,切實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信息方面的基礎性工作。
此外,各級林業管護中心(站)進一步固化進山入林檢查制,在關鍵路口設點管控,確保火種不上山、火源不入林。
森林草原防滅火重點地區,建立所屬轄區特殊人群&賬,逐一進行排查登記,落實監護責任,嚴防因兒童、特殊人群玩火、失火引發的森林草原火災。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構建起了“橫到邊、縱到底”的森林草原防滅火制度體系,為全省開展春季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下了先手棋、打了提前量。
建強隊伍顯擔當
實現火災“滅在早、滅在小”,必須把防滅火力量前移。
進入防火期,全省負責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各級森防辦人員全部在崗在位,全面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24小時值班、人員交接班、野外巡護、火情報告制度。
各級各單位森防辦進一步細化本級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響應預案,實行專班運行、專人值守、專項報告,做到領導不缺位、崗位不缺人、責任不脫節。
省森林消防總隊和林草經營單位、森林重點火險縣專業消防隊,全面進行思想、組織、戰備等方面的準備,加強人員管理,保持全員在崗在位,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
各滅火隊伍加大撲救能力、緊急避險培訓和實戰化演練,做好裝備器材檢修保養和應急物資儲備。
各地按照“指揮、力量、裝備”三靠前原則,突破常規進行工作部署,不斷加強重要林區、高火險區的預置滅火力量。同時,我省不斷突出滅火隊伍硬體設備建設,持續加快滅火裝備器材配備力度。
多措並舉“防”,全天候無死角“守”,全省上下咬定青山不放鬆,為全省森林草原安全和生態安全,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火屏障。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