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場地“開花”助體育事業提速
我市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初步建成
早上7點,63歲的崔建新已經從家裏出發,來到距離他家不遠的馬拉松公園晨跑,晨跑是他堅持了近三十年的習慣。“我的房子就買在馬拉松公園附近,每天出門10多分鐘就能到這裡開始跑步,真是非常方便。”
“一場難求”是以往我市健身市民最深刻的體會,一方面説明了市民們對健身的喜愛在不斷升溫,另一方面則暴露出我市體育健身場地不足的短板。為了“補短板、促發展”,我市各級政府部門及體育部門積極作為,體育健身場地建設被列入“為民辦實事”工作之中,登山步道、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奧體中心等體育設施在逐年修建,這些“市民身邊的健身場地”,讓老百姓能夠有地方健身、就近健身,而如奧體中心等場館的建設,不僅將給市民健身提供平台,更加推動我市競技體育的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體育場館建設已取得較大進展。全市累計建成鄉鎮和社區健身中心55個、市級全民健身中心1個,鄉鎮和社區健身廣場16個,社區大眾健身房20個,籠式足球場42個,健身步道3個。行政村及社區全民健身場地2019個,全市社區(行政村)全民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全市體育場數量達到8885個,體育場地總面積達到790.54萬平方米,極大滿足了群眾的健身需求。其中,蘭州奧體中心項目於2019年開工建設,彌補了我市作為省會城市大型綜合性體育場館缺失的短板。項目位於七里河崔家大灘片區,總用地面積51.6萬平方米。2022年,蘭州奧體中心將作為第十五屆省運會開閉幕式和部分比賽項目的主場館,其外形設計以“舞動於絲綢之路上的花朵”為亮點,各個場館獨具特色,與黃河兩岸美景交相輝映,具備承接國際單項體育賽事和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的能力。項目將於3月31日完成竣工聯合驗收,4月上旬就能夠交付並投入使用。
隨着健身場地的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市組織舉辦了元旦黃河冬泳表演、重陽登高健身大會、線上健身培訓和居家科學健身指導等本土賽事活動,年均舉辦次數超過150次。
全市共建成1013個晨晚練點,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6萬人,全市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169萬,體育人口比例達39%,充滿活力的“西北全民健身高地”城市形象正在逐步形成。通過積極推進體育類社會組織改革,實現了37個市級體育運動協會與行政主管部門的全面脫鉤,初步形成遍佈城鄉、規範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
體育場地的不斷建設,也助推了我市競技體育的發展。在安全訓練、乾淨參賽的基礎上,市體育局不斷提升訓練質量,始終保持我市競技體育在全省的領先水平,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上,我市運動員奪得甘肅省代表團首枚獎牌;組隊參加2021年全國U16、U14柔道錦標賽獲3枚金牌;組隊參加2021年甘肅省青少年錦標賽,在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多個項目比賽中獲101枚金牌、88枚銀牌、82枚銅牌,為我市乃至全省爭得了榮譽。2021年,成功舉辦蘭州市第九屆運動會。
近年來,市體育局秉持體育營銷城市的理念,依託獨特山水城市格局,以打造黃河兩岸休閒運動帶為重點,先後舉辦和承辦了一系列國內外賽事和會議,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蘭州馬拉松賽、國際田聯路跑會議、2019國際籃聯三人籃球U23世界盃、隴越騎聯2020穿越絲綢之路(國際)山地自行車多日賽等國際賽事在我市的落地,打開了“讓蘭州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蘭州”的窗口。同時依託城市特色地形地貌,首創全民健身運動會、黃河之濱體育周等本土品牌賽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孔德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