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未來五年 新藍圖新篇章
2021-12-22 10:30:45 來源: 蘭州晚報
圖集

    原標題:未來五年 新藍圖新篇章

    力爭到202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

    “觀大勢,看蘭州。今後五年我市仍將處於重要的發展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12月21日,市長張偉文向蘭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這樣説,隨着共建“一帶一路”、碳達峰碳中和、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以及省上“強省會”行動戰略的深入實施,將給蘭州帶來寶貴機遇,蓄積向高質量發展躍升的強大動能。新一屆市政府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勇挑重擔、爭先進位,奮力譜寫新時代蘭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主要目標

    ●在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到202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科技創新對發展的驅動力明顯增強,高新企業和規上工業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四梁八柱”工業産業體系基本形成,産業結構更加優化;

    ●城市功能品質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持續鞏固,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全面綠色轉型;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優化;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6000元和21000元,民生福祉不斷增強,共同富裕取得明顯進展。

    重點實現五大突破

    1

    聚焦産業結構調整這個緊迫任務

    在建設創新示範城市上取得新突破

    ●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趨勢,緊盯“碳中和、補短板”新興技術,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推進蘭州大科學裝置自主創新,爭取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推動政策、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聚集,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

    ●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引導在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各類企業聚焦重振“蘭州製造”,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開展聯合攻關,推出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驅動蘭州製造向産業鏈中高端躍升。

    ●堅持以綠色轉型為主攻方向,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倍增計劃,做大先進石化、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綠色冶金産業規模,發展新材料、新食品、新能源、新算力産業集群,推進綠色金融服務創新,建立綠色製造工業體系。

    2

    聚焦統籌城鄉融合這個根本路徑

    在融入協調發展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系統推動全域城鄉融合、産城融合、産教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全市域、深融合”協同振興。

    ●科學布局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優化主城四區功能品質,支持蘭州新區協同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區,加快建設榆中生態創新城,統籌推進遠郊縣區發展,形成“一心兩翼多點”城市發展功能布局。

    ●建成北繞城、中通道、蘭合鐵路、中川機場三期擴建等重大骨幹工程,健全內暢外聯立體交通網絡,完善覆蓋城鄉的市政和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同步發展路衍經濟,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深入推進“精緻蘭州”建設,促進全國文明城市邁上更高水平,系統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完善城市“十五分鐘精緻生活圈”功能,全域規劃打造黃河風情線大景區,充分挖掘釋放以“黃河母親”為代表的文化影響力,讓黃河之濱更加美。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縣域、鎮域和村集體經濟,規劃建設城鄉融合示範鎮,紮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逐步建立完善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努力走好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3

    聚焦生態文明建設這個戰略決策

    在推進綠色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有序推進黃河中上游生態修復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範區建設,構建黃河安瀾行洪、黃河母愛共享、黃河生態造福的“黃河福道”。

    ●鞏固拓展大氣污染防治成果,深入推進氮氧化物減排重大工程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力爭六項污染物指標全面達標,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內,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5%。

    ●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推進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保障土壤安全。

    ●聚焦“雙碳”目標,深化節能減排,推進清潔生産,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讓“蘭州藍、金城綠、黃河清”成為一道美麗風景。

    4

    聚焦共建“一帶一路”這個最大機遇

    在打造開放戰略支點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蘭西城市群建設,系統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並進的開放新格局,着力打造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協同推進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加快絲綢之路信息港建設,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客戶數據“西數東算”和國內東部地區客戶數據“東數西算”協同發展,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

    ●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審批業務和網絡系統集成整合,推行“小蘭幫辦”“不來即享”服務模式,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最快城市”。

    ●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力爭在市場准入、審批服務、市場監管等方面形成與國際接軌的體制機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5

    聚焦推動共同富裕這個本質要求

    在促進共享發展成果上取得新突破

    ●營造全民共享的發展環境。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為群眾創造更多更充分的創業就業機會。

    ●促進教育公平優質均衡發展,深入開展“健康蘭州”行動,實施社會服務設施兜底線工程、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強化住房供給保障,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

    ●系統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落實“三孩”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統籌推進法治蘭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探索創新基層共治機制,建立健全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持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養,構建具有新時代內涵的城市標識體系,用文化涵養城市文明,構建共同精神家園。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玥 楊昕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18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