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裏,他們找到了小康答案——蘭州新區舟曲避險搬遷群眾迎來新生活
2021-12-22 08:48:20 來源: 新華社
圖集

     新華社蘭州12月21日電 題:跨越千裏,他們找到了小康答案——蘭州新區舟曲避險搬遷群眾迎來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王銘禹、王紫軒

     隆冬時節,秦王川不時卷起陣陣寒風,在蘭州新區秦東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排排溫室大棚裏暖意融融。菌棒上的一朵朵香菇伸展著圓鼓鼓的傘蓋,正是收獲的時候。

     “傘蓋長到3釐米以上就能採摘。”28歲的陳璠萍已經諳熟採菇技巧,用食指和中指輕輕夾起香菇根部,拇指抵住傘蓋順時針旋轉,一朵香菇便完好無損地摘了下來。

(海報制作:賈磊、劉欣瑜,新華網甘肅分公司出品)

     陳璠萍來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插崗鄉亞合村。舟曲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是全國罕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三大地質災害高發區。2010年8月,當地發生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年復一年,居住在地質災害隱患點上的舟曲人總是“睡不了安穩覺”。由于人多地少,陳璠萍一家6口人只有夠種口糧的3畝薄田,男人外出打工,女人留守顧家。

     為徹底擺脫連年受災、重復受災的困境,甘肅省于今年6月啟動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決心將災害多發地群眾分批次搬到蘭州新區,徹底遠離地質災害。

     蘭州新區農投集團土地資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此次移民搬遷安置點的承建單位。副總經理晏志青介紹,移民安置點于今年3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成850套住房,已有7個批次3500多名群眾入住新家。未來,這裏將落成3223套住房,吸納2萬多名住戶。

     聽到搬遷的消息,陳璠萍和丈夫很快報了名。今年9月,他們跟隨第5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戶來到蘭州新區,分到了面積96平方米的一套三室一廳住房。政府提供的10萬元補助和5萬元貼息貸款完全“覆蓋”購房成本,他們只需添置些家具就能安心入住。今後,兩口子還能承包2畝水澆地。

     陳璠萍正在香菇種植大棚裏整理採摘好的香菇。新華社記者 王銘禹 攝

     陳璠萍的家寬敞明亮,屋內通了天然氣,一家人再也不用圍著煙熏火燎的爐子取暖、做飯了。在老家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父母總算放下心,也不吵著回家了。

     陳璠萍的兩個孩子進入蘭州新區第二小學學習,來回都有校車接送。在移民點中心位置,一所九年制學校和兩所幼兒園即將建成。明年9月,安置點的孩子們就能就近在家門口上學了。

     記者了解,搬來沒多久,蘭州新區各部門便組織摸排群眾就業意向,為搬遷群眾提供一整套職業培訓計劃。

     一個月前,經過培訓,陳璠萍成了蘭州新區秦東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菌菇採摘工。對于手腳麻利的她來説,這項工作沒有太大難度,工資按日結算,每天150元。

     “跨出家門,步入社會,撐起家裏的半邊天,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都實現了。”陳璠萍説,她的丈夫也在關注新區就業機會,希望找個穩定的好工作。

     往年這個時節,李拾生、王了秀夫婦基本待在舟曲老家“貓冬”。最近幾天,他們連續參加培訓,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參觀了現代農業種植基地、花卉種植基地、鮮切花加工線,一切都很新鮮。”51歲的王了秀説,這些活兒不難,種了半輩子的地,很快就能上手。夫妻倆決定認真參與培訓,進入花卉中心工作。

     來自舟曲縣的移民正在蘭州新區花卉中心接受培訓。新華社記者 王銘禹 攝

     不久前,這個移民安置點有了新名字——“新康村”。未來,這裏還將迎接來自天水、隴南等地質災害多發地的搬遷群眾。安心、方便,是搬遷群眾的共同感受。

     “再也不用操心房子的問題了,交通、看病、孩子上學都方便,我們對以後的新生活充滿信心。”陳璠萍説。(完)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18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