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甘肅方劑”顯身手
2021-10-30 08:44:41 來源: 甘肅日報
圖集

    原標題:戰“疫”,“甘肅方劑”顯身手   

    疫情再起,“甘肅方劑”再築“護城河”。

    去年疫情來勢洶洶之時,甘肅省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注重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預防作用、在醫療救治中的獨特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調理作用,在甘肅省、外省及國門之外新冠肺炎預防和患者醫療救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今,甘肅中醫藥再次發力,與西醫聯動,參治新冠肺炎。

    “一患一方”,有的放矢

    “甘肅省首例病例確診後,省中醫院於10月21日,緊急派出中醫藥專家進駐甘肅省定點救治醫院,讓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確診病例救治。” 甘肅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組長、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省中醫院院長、中醫主任醫師張志明教授介紹,10月24日,省中醫院一支由8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岐黃戰隊”隨即出征,奔赴定點醫院開展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

    “一患一方”,辨證施治。“新冠肺炎救治,中醫可起到中醫藥抗病毒治療、危重病人急救和提高病人免疫力三個方面的作用。”甘肅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治專家組成員、省中醫院肺病科(呼吸與急危重症科)技術指導、中醫主任醫師王蘭娣説,目前,甘肅省確診病例中醫藥參治率達100%。

    甘肅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治專家組成員,省中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張參軍介紹説,許多首次參與新冠肺炎病例救治工作的隊員,迅速上手各類工作——為病區配置專用冰櫃、查房板、針灸針,調配“宣肺化濁湯”等中藥煎劑,準確及時完成資料匯總等。

    據張志明介紹,“甘肅方劑”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重要“藥方”。“預防方‘岐黃避瘟湯’煎制湯劑適用於體虛易感人群,益氣固表,潤燥解毒;治療輕症患者的‘宣肺化濁湯’,適用於密切接觸人員預防,宣肺透邪,清熱化濁。”

    在總結過去防治經驗的基礎上,本次疫情中,中醫藥已深度參與到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和病患康復的全過程。

    藥自何來,藥有何妙

    針對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10月21日晚,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組長張志明、副組長舒勁,會同國家醫療救治指導組中醫藥專家和省內知名中醫藥專家,共同研究制定了《甘肅省中醫藥預防新冠肺炎方(2021版)》,由甘肅省衞生健康委印發,在甘肅省範圍內調劑使用。

    當日起,省中醫院開始緊急生産預防方劑“岐黃避瘟湯”。據統計,截至10月29日18時,省中醫院已生産出8萬餘袋,向社區居民、交通警察、一線醫務人員、一線新聞記者、隔離點密切接觸者等發放7萬餘袋。

    面對德爾塔變異毒株,藥方時換時新。

    “解武漢之難時,我們開出‘扶正避瘟湯’以預防新冠肺炎。最近,針對新毒株,我們結合甘肅地域特點和當前氣候特徵,調配出了‘岐黃避瘟湯’。”張志明説。

    “疫情不退,我們不散”

    “省中醫院還將加大‘甘肅方劑’的生産力度,繼續生産‘岐黃避瘟湯’6萬袋以上。”據省中醫院黨委書記郭峰介紹,預計到本月末,該湯劑生産總産量可達12萬袋。

    此外,省中醫院運用中醫“治未病”理念,向蘭州市城關區隔離點的廣大市民捐贈了2000盒價值14.28萬元的“扶正避瘟丸”。

    “這一波疫情確診患者中老人較多,年紀大基礎病也多。而德爾塔毒株具有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病情進展快等特點,給救治工作會帶來一定難度。”省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醫主任醫師雷作漢&&,開展中西醫聯合治療,臨床效果不錯。

    “來自方方面面的支持、鼓勵,匯作一股強大的暖流,讓我們更具勇往直前、戰勝疫魔的動力和信心。”張參軍説,當他了解到許多患者在服用“甘肅方劑”後,食欲增加、排便暢通,咳嗽咳痰等症狀減輕,他感到很欣慰。

    “中醫治療,降低了輕症患者轉重症的幾率;中西醫結合治療,有效阻斷了重症病例向危重症發展。”省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呂娟説。

    千言萬語,匯成共同的心聲:“疫情不退,我們不散!”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蘇家英

責任編輯: 劉欣瑜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291611280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