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一場秋雨讓因疫情而略顯冷清的蘭州再添一絲涼意。屋外,被稱為城市“暖男”的供熱工人正在冒雨搶修管網。
“48戶居民全家老小都在等這股‘熱氣’,耽誤不得!”眼看開始下雨,王克瑜語氣裏透着焦急。
35歲的王克瑜是蘭州熱力集團二熱管網分公司第二供熱所所長。此前,他接到報修電話,得知轄區內一處老舊小區的供熱管道破裂,便立即帶隊下井搶修。

11月1日,蘭州熱力集團的維修工人們在一處老舊小區搶修破裂的供熱管網。(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搶修工作説急,卻又急不得。”王克瑜説,“老舊小區井下沼氣濃度可能過高,必須先打開井蓋抽水排氣。”他和同事凌晨4時抵達現場,等到井下作業環境安全,便開始檢修。
王克瑜所在的供熱所為蘭州市城關區近百個居民小區的集中供暖保駕護航,其中半數是老舊小區,管道老化設施陳舊,供暖保障難度大。一段時間以來,供熱所的維修工人不分晝夜地圍繞這些管道“連軸轉”,吃在路上,睡在單位。
這樣的工作狀態開始於10月25日。今年,由於冷空氣提前降臨,同時為助力民眾“溫暖”抗疫,甘肅省多地提前供暖。按照蘭州市相關工作要求,參與城關區集中供暖的蘭州熱力集團於10月23日完成了注水打壓等準備工作,並於25日進行了供熱管網暖管升溫操作。
王克瑜説,今年的供暖季不僅提前一週開始,而且“格外繁忙”,疫情為供熱工人帶來了諸多新挑戰。
“現在是供暖初期,又是疫情防控關鍵期,大家非必要不外出,供暖便成了關注焦點。”王克瑜和同事接到的報修電話,一個接一個。王克瑜坦言,部分住戶或許因為長時間居家而情緒焦躁,對溫度的要求比往年更高。“他們好像在對暖氣實時監控,溫度一變,立馬通知我們。”王克瑜笑稱,群眾的嚴格要求也是對他這名老黨員的考驗。
居家辦公,也讓各年齡段用戶的供熱需求“眾口難調”。“一棟樓裏,年輕人嫌熱,老年人怕冷,這時我一般會在電話裏勸説年輕人開窗‘冷靜’,優先照顧長者需求。”王克瑜打趣道。
華能蘭州熱電公司承擔着城關區東部區域約1300萬平方米的採暖供熱任務。10月中旬,蘭州市本輪疫情爆發,該熱源單位為兼顧供熱與防疫,在廠區附近租下賓館,開設臨時封閉管理生活區。從此,數百名一線職工過上了“從生活區到生産線”的閉環生活。
該公司檢修部鍋爐班班長馬勇説:“保障民生是頭等大事,我願意為家鄉貢獻自己的‘熱量’。”每晚躺在床上,聽着電話另一端的女兒向自己表達思念時,馬勇都會溫柔地笑着説:“再等等,等到戰勝疫情的那一天。”(記者陳斌、張百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