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甘肅隴南:民事直説“説”來“幸福家園”
2023-02-25 20:35:57 來源: 新華社
圖集

    新華社蘭州2月25日電 題:甘肅隴南:民事直説“説”來“幸福家園”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馬希平

    春暖復蘇,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虞關鄉許壩村的留守老人和兒童不再有就餐難的問題了,在村民們“説”來的“幸福家園”,“三留守一特困”人員可以在這裡半價就餐。細數“幸福家園”的功能區,食堂、兒童游樂區、閱讀室、棋牌室、洗澡間、理髮室一應俱全,不少村民都有每天來這裡“打卡”的習慣。

    留守老人就餐難、留守婦女想學技能、留守兒童沒人輔導作業……在去年許壩村召開的“民事直説”説事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村民們道出心聲,希望政府能幫忙解決這些問題。村兩委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後,僅用了一個多月,“幸福家園”就在村中心建成了。

    2月11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虞關鄉許壩村幸福家園,志願者帶着小朋友唱兒歌。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初春的許壩村,一場細雨給山間繞上薄霧,走進“幸福家園”,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婦女們在一起繡花剪紙時的聊天聲、小朋友做游戲的歡笑聲、大爺們打牌下棋的爭辯聲此起彼伏。一到飯點,陣陣香氣飄滿了村莊。

    一大早,許壩村村民周國忠老人就帶着孫子來到“幸福家園”,他把孫子託管在閱讀室,有志願者幫忙輔導作業。一轉身,周國忠老人擠進棋牌室,打算和老夥伴們好好“殺”上幾盤棋。

    2月11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虞關鄉許壩村幸福家園,周國忠(右二)和村民們在一起下棋。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説起“幸福家園”,村民們讚不絕口。“沒想到鄉、村黨組織把大家的建議這麼當回事兒。”周國忠一邊誇獎幹部辦事效率高,一邊點讚村裏議事機制的新變化,他説:“主要是‘民事直説’這個辦法好,村裏每月都有固定日説事會,大家説出心事和困難,相信村幹部會幫忙解決。”

    2月11日,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虞關鄉許壩村的村民吃完午飯後走出“幸福家園”。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一件件群眾牽掛事得到解決,背後是“群眾能説事,幹部辦實事”的體現。“我們收集意見建議後,及時解決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盡量讓村裏想做的事與群眾想要的事結合起來,把老百姓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實實在在為民辦事。”虞關鄉鄉長謝燎源説。

    村民通過“民事直説”能説啥事?記者在隴南市多個村採訪了解到,“民事直説”主要聚焦解決三類事,即“村裏事”“鄰里事”“家裏事”,村裏産業發展、鄰里糾紛調解、家庭困難瑣事等都可以通過“民事直説”平台來反映解決。

    2月9日,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蒲池鄉咀&上村,村幹部入戶解決村民訴求。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紮實詳細的辦事清單中,不少老百姓給幹部打了滿意分。“黨員幹部在一次次進村入戶、解難題辦實事的過程中,身上有了‘泥土氣’,説話有了‘人情味’,得到了群眾認可,幹群&&更加緊密。”徽縣縣委書記張立新介紹。

    記者了解到,隴南市去年推行“民事直説”工作以來,已建成像許壩村“幸福家園”一樣的關愛服務固定平台100個,今年計劃再建50余個。“民事直説”工作給了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幹部&&群眾、夯實工作的新抓手。

    2月11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銀杏樹鎮高坪村,村幹部取出“民情民意”收集箱裏的群眾來信。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群眾事無小事,‘幸福家園’是開展‘民事直説’工作為民辦實事的縮影。我們將推廣‘民事直説’工作到各城鄉社區,以組織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進一步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和治理機制。”隴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范登奎説。(完)

責任編輯: 王小華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39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