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擦亮“白蕉海鱸”品牌 為鄉村振興增添鮮味

珠海擦亮“白蕉海鱸”品牌 為鄉村振興增添鮮味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醉飽高眠真事業,此生有味在三余”……在珠海市鬥門區,有一個“海鱸之鄉”——白蕉鎮。當地漁民利用鬥門區獨特的鹹淡水地帶,養出了肥美的海鱸魚,讓白蕉海鱸成為珠海市首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近日,珠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順安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近年來,鬥門區海鱸産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漁戶”的生産經營模式,帶動1600多戶養殖戶走上致富之路。經初步統計,鬥門區海鱸養殖面積2022年預計達3.9萬畝,産量15.6萬噸、産值32億元。

精彩觀點
1
黃順安

鄉村振興的“希望魚”

鄉村振興的“希望魚”

20世紀80年代末,鬥門便開始有養殖戶捕撈野生魚苗進行人工養殖,以白蕉鎮為主的海鱸養殖區逐漸發展壯大。2019年,廣東省海鱸協會成立,“白蕉海鱸”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白蕉海鱸”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

一條魚,是如何讓老百姓吃上“産業飯”的?黃順安介紹,珠海市打通從種苗繁育、水産收購到冷鏈加工、物流配送、産品溯源等環節,構建白蕉海鱸全産業鏈供應鏈體係。

珠海市、鬥門區兩級財政投入6000萬元建設白蕉海鱸現代農業産業園,同時配套550畝建設用地,引入20億元打造強競供應鏈、國際鮮活水産品加工貿易中心、綠興冷鏈物流中心、誠豐優品産業園4個水産加工物流園,建設36萬平方米水産品深加工廠房,配備冷藏運輸車,擁有18萬噸冷庫儲存量、40萬噸年水産加工能力,實現水産品活體運輸存活率達97%。

推動海鱸産業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實施“標準化”良種繁育。珠海市聯合南海水産研究院、通威集團等21家高校及企業,創建廣東省海鱸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産學研”協同創新體係。

在引導規模化養殖經營方面,珠海市出臺培育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係列政策,培育強競農業、之山水産等水産龍頭企業7家,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2家,粵港澳“菜籃子”生産基地8個。同時打造全區農情資訊綜合管理平臺,加強對氣候、土壤、水質及病蟲害等檢測預警,對養殖過程全面信息化監管。

1
黃順安

以節慶造品牌

以節慶造品牌
以節慶造品牌

2022年9月,廣東省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珠海市鬥門區舉行,其中白蕉海鱸撐起中華八大菜係的“色”“香”“味”“形”,風味各有千秋,吸引不少遊客來品嘗。

隨著節慶經濟效益漸顯,這條魚將乘“年魚經濟”之風登上新的舞臺。首屆中國“年魚”博覽會將于珠海市鬥門區舉辦。如今,鬥門白蕉海鱸經歷了從“散裝散賣”向“高端品牌”轉型升級的“蝶變”。在此過程中,珠海市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建立苗種繁育體係以及鼓勵扶持流通企業等方面進行規劃,實行嚴格的規范標準,責任到人,追根溯源。

如何持續擦亮“白蕉海鱸”品牌?黃順安介紹,珠海市建立水産品品質安全溯源平臺,實現海鱸産業從養殖、出塘、儲運、銷售全鏈條可追溯,讓消費者吃到正宗的白蕉海鱸,維護食品安全及品牌價值。按照“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推介、統一行銷”思路,扶持農業企業以“公司+基地+專營店”模式,開設海鱸專營店69家,形成覆蓋16個省會城市的立體行銷網絡。

 “接下來,珠海市、鬥門區兩級農業部門將在白蕉海鱸苗種、飼料、漁藥、流通、加工等産業鏈各個環節,嚴把品質關,狠抓標準關,提升科技力量,通過規范養殖、標準養殖、科技養殖提質增效,打造白蕉海鱸精品品牌。”黃順安説。(關錦恒)

黃順安
珠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