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越秀構建“越學·思踐”理論宣講矩陣
2023-06-13 18:13:17 來源: 南方+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一首《月光光》在越秀區光塔街民族民俗博物館內響起,一曲結束後,越秀區理論宣講服務總隊隊長、高級講師盧智浩開始了宣講,台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這是6月13日越秀基層宣講進社區活動現場。

  越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顧文在現場介紹,越秀區今年聚焦打造培育“越學·思踐”宣講品牌,通過“理論講堂”“思政講堂”“紅色講堂”“創新講堂”“先鋒講堂”“百姓講堂”等六個“講堂”,構建省市有聯動、區級有主線、各街有特色、社區有活力的立體式宣講矩陣,形成“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幹部講政策、學校師生講思政、勞動群體講奮鬥、青年群體講創新、鄰里街坊講故事”的宣講格局,讓基層理論宣講接地氣、聚民心、有實效。

  社區現場:精彩生動,贏得陣陣掌聲

  在現場,宣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居民生活,既有越秀區理論宣講服務總隊隊長、高級講師盧智浩帶來的理論宣講,也有鄰里街坊帶來的粵語童謠經典《月光光》,既有90後越秀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廖雪芹帶來的紅色革命故事,也有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醫師孫正平圍繞中醫養生開展宣講,還有越秀區消防大隊解放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黃志豪帶來的居家日常消防安全宣講。在主會場外,社區佈置了攤位游戲、KT板等,向居民展示用電及消防安全、防詐騙等,營造社區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

  廖雪芹講述了視死如歸的革命者——陳延年的故事,有感而發:“歷史川流不息,夢想連接現實,今天,我們已經生活在了革命先輩們的夢想當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當時代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我們仍然在努力着、奮鬥着,追尋偉大理想的實現。” 來自廣州市培正中學、剛參加完高考的廖曉彤對記者&&,生逢新時代,青年當自強,要堅定理想信念,閃耀青春光芒。

  活動結束後,來自越秀區民族合唱團的幾位阿姨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着今天的宣講。已經退休的趙阿姨説:“我平時就愛和姐妹一起唱粵語童謠,聽完今天的宣講,對粵語童謠的了解更加深刻了,粵語童謠是嶺南地區獨特文化體系的重要載體。沒想到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傳統文化的推廣者,我以後要帶動更多的街坊來傳承傳統文化。”

  宣講矩陣:“點單式”宣講,小切口呈現大主題

  活動現場,越秀區發布了“越學·思踐”宣講品牌,並以區委黨校、區教育局、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區科工信局、區總工會、光塔街為代表,分別授牌“理論講堂”“思政講堂”“紅色講堂”“創新講堂”“先鋒講堂”“百姓講堂”。通過六個“講堂”,有效整合城區內紅色史跡、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學校以及企業等陣地資源,省、市、區三級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專家學者以及大中小學各學校教師、企業講師等師資資源,發揮與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戰略合作作用,實現宣講陣地、師資、傳播渠道的多方共建共享,面對黨員幹部、青少年、企業職工和社區百姓廣泛開展理論宣講。

  理論講堂發揮越秀區轄內理論研究機構積聚的優勢,依託專家資源,組建理論宣講聯盟,在理論研究、宣講活動和宣傳推廣、基地共建等方面開展深度交流與合作;設計一套精品課程,建設一個咨政智庫,推出一批研究成果,打造更具特色性的理論傳播直通車。

  思政講堂着力強化學校“小課堂”、推進社會“大課堂”、建設家校“寬課堂”,構建區域大思政課研訓“立體課堂”;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推動資源共享、課程共建。接下來,將在各街道成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推動少先隊街道工作委員會全覆蓋,打造思政協同創新和成果展示基地。

  紅色講堂依託轄內豐富紅色資源,針對黨員幹部、青少年、群眾等不同受眾群體推出不同研學模式和宣講活動。同時,挖掘整理紅色史料,打造一批口耳相傳的紅色經典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創新講堂利用産業園、專業市場、商圈及區內行業協會、培訓會等資源,講述越秀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升存量空間價值、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等領域取得的成效。鼓勵區屬單位採用新興技術,以“文化+科技”等手段創新宣講形式。

  先鋒講堂着力挖掘勞動模範、道德模範、好人等先進典型史跡,加大宣傳宣講力度,充分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營造幹事創業、建功立業、學習先進的濃厚氛圍。

  百姓講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基層工作創新點呈現大主題,以普通生活閃光點反映大變化,以平凡真實經歷折射大時代,將“大道理”轉化為“接地氣”的百姓語言。把宣講陣地搬到基層一線,讓鄰里街坊成為宣講主角,推出“公園裏”“綠道下”“樓宇間”等微講堂。

  六大講堂體系,內容全面,貼近城區實際,推動區屬各單位精準“下單”,廣泛開展宣講活動。堅持政治性、引領性,全面準確、嚴謹生動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堅持針對性、時效性,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注重分眾化靶向傳播,提供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理論宣講,點對點推送到群眾手中,實現精準傳播、有效覆蓋;堅持吸引力、感染力,從居民身邊事、周圍事入手,用真情實感講故事,深入淺出講道理,講到老百姓的心坎裏。

  隊伍建設:精細化賦能,小分隊發揮大作用

  在“越學·思踐”品牌打造培育中,隊伍建設是重要一環,有一批高質量的宣講能手,才能充實到六大講堂中,為黨員幹部群眾帶來精彩紛呈的宣講,打破理論宣講“宣而不傳,傳而不宣”的瓶頸。為了發揮各領域優秀人才的積極性,同時為區屬各單位開展宣講提供“點單式”服務,活動現場同時啟動了“新時代 我來講”越秀區優秀宣講員大賽,助力越秀區打造“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幹部講政策、學校師生講思政、勞動群體講奮鬥、青年群體講創新、鄰里街坊講故事”宣講格局。

  優秀宣講員大賽包括初賽、培訓、復賽、培訓、決賽五個環節。參賽對像是年滿18周歲、熱愛宣講、在越秀工作或生活的黨員、幹部、職工、群眾,不拘泥形式,可以是講述,也可以通過説唱、戲曲、詩朗誦、快板、朗誦、快書、情景劇等“文藝+理論”的形式開展宣講。為吸引市民參加比賽,大賽將評選出十佳宣講員和優秀獎若干個,頒發榮譽證書,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初賽面向社會面發起比賽徵集,吸引各行業能人參加比賽,引導參賽選手挖掘各條戰線內容素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好越秀故事,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氣、入人心。比賽環節有兩場培訓,邀請專業人士從理論、儀態、故事挖掘等多個維度開展培訓,採取“課程輔導+試講演練+專業點評+個別指導”的方式,讓參賽選手在學習觀摩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報名參加比賽就可以獲得能力提升。

  聽完大賽相關安排後,廖曉彤非常興奮,&&想要參加比賽,希望能夠用一場比賽來為自己的18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很期待通過比賽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據介紹,越秀區將以拓展宣講隊伍和組織宣講員比賽為今年宣講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在拓展隊伍方面,通過單位推薦、比賽等途徑,挖掘一批宣講能人,組建文藝輕騎兵等一批特色宣講隊,不斷完善“1+N”(新時代越秀先鋒宣講團+N支特色宣講隊)宣講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越秀區先後涌現了巾幗宣講團、百姓宣講團、“‘灣區青年·逐夢越秀’青年宣講隊”等,越秀區將從培訓、實戰演練等方面入手,賦能特色宣講隊做大做強。

  越秀區注重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台,以提升宣講隊伍專業化水平為抓手,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宣講主體多元化,吸引各行業能人加入宣講,展示各領域各行業的蓬勃發展,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理論宣講;宣講形式新穎化,培育特色宣講隊,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宣講實效。

  宣講活動:“滴灌式”培育,小場景注入大動能

  近年來,越秀區不斷拓展宣講陣地全覆蓋。接下來,將繼續推動理論宣講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網絡、進軍營。

  在光塔街舉辦的這場社區宣講,由理論宣講+文藝宣講+紅色故事宣講+百姓宣講組成。據悉,這是一場示範宣講,在培育“越學·思踐”宣講品牌過程中,越秀將在各個街道推廣由“1+1+N”組成的示範宣講模式,兩個“1”分別指理論宣講、文藝宣講,N由街道結合社區特質選擇,可以是鄰里街坊講故事、勞動群體講奮鬥等內容。同時,推動區屬各單位整合資源,結合工作職能,創新推出一批叫得響的宣講精品。

  越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靜介紹,預計到年底,“越學·思踐”宣講品牌將實現“個十百千”,即完成一場宣講員比賽、打造十個宣講樣板、培養百名宣講能手、組織千場宣講活動。王靜&&:“‘越學·思踐’宣講品牌,是學懂弄通做實的有機結合,在充分挖掘城區特質的基礎上,推動黨員幹部群眾把學、思、踐融合起來,從小故事反映大變化、小視角折射大時代,生動展示城區高質量發展實踐,講好越秀故事,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為人民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的工作實效。”

  理論宣傳是回應時代課題的“前哨”。越秀區充分發揮城區優質資源,站穩群眾立場,推出“越學·思踐”宣講品牌,就是要在新形勢下,通過找準理論宣傳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找準理論服務群眾的着力點,為百姓謀利,在服務群眾、滿足群眾中更好地實現理論的價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這也是越秀區推動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主題教育中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的一項重要舉措。

  【文字】南方+記者 馬藝天 馮艷丹

+1
【糾錯】 責任編輯: 盧鑒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5112969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