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探索社區普惠托育,同步解決“流動媽媽”再就業難題
2023-05-15 08:50:50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5月12日8時,林細萍從廣州白雲區大源街大源村出發,騎著電動車不到10分鐘就到達了大源村稚樂堂兒童中心。

  她是這裏的帶班老師,也是一名從汕頭來廣州務工10余年的“流動媽媽”。作為廣州市第一大城中村,大源村的來穗女性中,有53%面臨子女教育問題,46%面臨就業創業難題。

  如何解決她們的急難愁盼問題?廣東相關部門站穩人民立場,經走訪調研,探索設立社區普惠托育試點,並將“流動媽媽”們發展為托育機構的老師,一舉解決了上述兩個難題。

  社區普惠托育解決帶娃“煩心事”

  “雙職工家庭的孩子誰來帶?”“新手家長如何教孩子?”“隔代養育的矛盾怎麼辦?”一提起孩子的養育問題,寶爸寶媽們都“叫苦連天”。

  在外來人口眾多的廣州城中村,對普惠托育服務的需求極大。支付不起昂貴的商業托育機構費用,不少“流動媽媽”只能選擇辭去工作全職帶娃,林細萍就是其中一員。

  如今,社區普惠托育讓“流動媽媽”有了更多選擇。

  2022年,省婦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聯合廣州市法澤社會服務中心(下稱“法澤中心”)啟動了社區普惠托育試點工作。

  當年4月,法澤中心在大源村開辦了大源村稚樂堂兒童中心,成為廣東首批社區普惠托育試點之一。省婦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將其列入廣東省0—3歲家庭教育支援服務項目,提供資金支援。

  該中心探索公益機構與商業機構合作模式,引進商業高端托育服務。而城中村較低的租金成本,讓機構可以實現普惠收費,全托班每月僅2500元。

  可以接受的托育收費、在熟悉的社區范圍、無需放棄工作、少了隔代養育的衝突煩惱……社區普惠托育讓“流動媽媽”們的帶娃難題有了“新解法”。

  臨時有事,誰來看孩子?帶孩子好累,哪裏喘口氣?在法澤中心開辦的中大家庭托育園試點,還提供臨時托、計時托服務,讓雙職工家庭帶娃更從容。

  帶娃經驗成再就業“金鑰匙”

  像林細萍一樣,曾放棄工作、全職帶娃的“流動媽媽”不在少數。少了一份媽媽的收入,多了一份小孩的開支,她們馬上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

  此前,法澤中心在大源村調研時發現,近五成女性面臨就業創業難題。而且,重返職場困難重重。

  她們往往學歷不高、待業年限長、與社會脫節,在就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而另一邊,她們的就業要求卻很現實:“工作最好離家近,能照顧家庭和小孩。”

  開展社區托育試點時,法澤中心理事長吳治平就發現,“流動媽媽”有會帶娃的特長,不如讓她們從助教做起,既解決了帶娃困擾,又解決了就業問題。

  如今,法澤中心開辦的多家社區普惠托育機構裏,超半數老師都是由“流動媽媽”成長起來的。

  “流動媽媽”黃玲最初是為了給孩子找托育,踏進了廣州市中大家庭托育園。學歷不高的她,被發展為助教老師。

  一開始能力不足,她便每天晚上利用娃睡了後的時間,學習專業托育課程,考證考級。如今,她成為了托育園裏的正式老師,考取了中級職稱,還實現了在廣州落戶,並即將本科畢業。

  黃玲的經歷,也是許多“流動媽媽”努力的方向。吳治平希望,有更多“流動媽媽”未來能獨立創業,開辦更多社區托育機構去帶動更多的“流動媽媽”。

  記者 馬瑞婕 統籌:李秀婷 杜瑋淦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慶招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66112961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