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擬立法進一步保障民營經濟發展
2023-03-19 08:57:08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記者從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廣州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草案徵求意見稿”)3月17日起到4月1日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該條例旨在進一步保障民營經濟發展,規定政府部門不隨意提前終止民營企業生産經營場所的合法使用,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對民營企業隨意停發貸款或者提前收回未到期貸款。

  廣州95%的市場主體,80%以上的新增就業,40%以上的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和稅收由民營經濟貢獻。廣州市為保障廣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計劃進一步完善民營經濟立法。

  草案徵求意見稿共42條,分設7章,涵蓋了總則、要素保障、創新發展、政商關係、規範引導、權益保護等內容。其中的“立法目的”明確,立法是為了保護民營經濟組織合法權益,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針對民營企業最關注的土地和資金問題,草案徵求意見稿要求市、區有關部門應當合理利用現有存量用地、國有閒置廠房、專業市場等場所,為民營經濟組織經營提供場所,並完善基礎設施及其配套。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産業政策的民營經濟組織項目用地,可以通過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等産業用地供給方式,降低用地成本。中小民營經濟組織聯合參與工業用地招拍挂的,可以按規定進行宗地分割。自有工業用地符合相關規劃及有關規定增加容積率的,不增繳土地價款等費用。同時,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不隨意提前終止民營經濟組織對生産經營場所的合法使用。銀行業金融機構不隨意停止發放貸款或者提前收回尚未到期的貸款。

  對於近年社會討論較多的民營企業權益保護問題,草案徵求意見稿要求須做到平等准入,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不得對民營經濟組織進入法律、行政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行業和領域設置歧視性條件。須慎用強制措施,依法需要對民營經濟組織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管理人員的涉案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措施的,不得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並有效保護利害關係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拖欠款項,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長效機制。

  此外,草案徵求意見稿對專精特新發展、“四化”平台賦能、政商關係、規範引導等方面也做了明確規定。 (記者/蘇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曉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8112944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