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黃金魚”的豐收季
2022-11-18 08:57:4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廣東省湛江市是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之一,金鯧魚年産量達10萬噸,約佔全國産量40%,總産值約100億元。金鯧魚已成為湛江水産行業支柱産業,帶動了種苗、飼料、養殖裝備、加工與流通等全産業鏈的發展,直接從業人口約10萬人,間接帶動從業人口近100萬人。

  一條魚,如何帶動近百億元規模的産業,成為養殖戶賴以為生的“黃金魚”?近日,湛江金鯧魚喜迎豐收,漁民對這條“黃金魚”更有信心了。【文字:新華網 關錦恒 李曉藝(實習生)】

  在湛江市特呈島,漁民賴日貴便是其中的一員。賴日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養金鯧魚。對他而言,與金鯧魚相伴已經成為日常。新華網 伍嘉煒 攝

  金鯧魚從苗種養到成魚大約需要5個月。每年4月清明前後,賴日貴會到恒興集團南部海岸基地、海角基地、海南板橋基地採購苗種和飼料。新華網 伍嘉煒 攝

  漁民對每個深水網箱的投料都要密切跟蹤。“我們投放飼料的時候,是根據每箱魚的數量來進行的。每個網箱投放魚苗25000尾左右,我們每個月都評估魚的重量,來判斷需要多少飼料。”賴日貴介紹道。新華網 伍嘉煒 攝

  水溫較高時,金鯧魚容易受到小瓜蟲病害影響。因此,賴日貴需要提前防控並進行監測。“我們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優漁係統進行管理,每天監測水溫、溶氧量以及水的鹹度。此外,每個網箱每天投放多少包飼料,我們都有記錄的。”賴日貴説。新華網 伍嘉煒 攝

  賴日貴打撈了兩條金鯧魚,準備在船上烹飪。新華網 伍嘉煒 攝

  “現在全國多地的人們都喜歡吃這條魚,因為這個魚基本沒有刺,肉感好、肉量也比較大。”賴日貴説。新華網 伍嘉煒 攝

  賴日貴在船上烹飪金鯧魚。新華網 伍嘉煒 攝

  “2022年,金鯧魚的行情比往年好。現在一斤大概14塊錢,2021年才收8到9塊錢。”提起金鯧魚的豐收,賴日貴欣喜地説道。新華網 伍嘉煒 攝

  在湛江市草潭海域,同樣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恒興草潭養殖基地離岸大概11海裏,海水條件優良,水質清澈,水深最深達到15米以上。在這裏養出來的金鯧魚,品質和賣相都非常不錯。”恒興草潭養殖基地總經理黃明堅介紹道。新華網 伍嘉煒 攝

  為了保證深水網箱的穩固,基地工作人員在每個網箱下放置了多個秤砣進行固定。捕魚前,潛水員要到水底將秤砣解開,讓漁網漂浮起來。圖為潛水員在把網兜收緊,便于捕撈金鯧魚。新華網 伍嘉煒 攝

  “起漁啦!”漁船上,漁民利用吊機將金鯧魚吊裝到船上。吊機一起,海水就像瀑布一般從網中落下來,成群的金鯧魚浮出水面、活蹦亂跳。新華網 伍嘉煒 攝

  為了保持金鯧魚的鮮活度,漁民在船艙內放了不少冰塊,鎖住魚的鮮味。回到碼頭後,這些金鯧魚將被運往加工廠處理,並銷往全國各地。新華網 伍嘉煒 攝

  看著一兜兜沉甸甸的金鯧魚,漁民們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今年我們每個網箱的産量大概是8到10萬斤,每個網箱的産值都超過了100萬元。”黃明堅説。新華網 伍嘉煒 攝

  漁船在夕陽余暉中滿載而歸,海天一色,美不勝收。新華網 伍嘉煒 攝

  “一夜埕金鯧魚”是湛江家喻戶曉的做法,漁民將海魚放入裝著海鹽的埕中腌制,以達到保鮮的效果,第二天再取出來烹飪食用。隨著保鮮技術及深加工技術趨于成熟,傳統“一夜埕”升級為預制菜。拼版照片:上圖為“一夜埕金鯧魚”預制菜産品;下圖為廚師在處理解凍後的金鯧魚。新華網 關錦恒 攝

  將處理好的“一夜埕金鯧魚”煎至兩面金黃,即可上桌。魚肉既有海鮮的鮮味,又有鹹魚的鹹味,肉質飽滿細膩,讓人垂涎欲滴。2021年,恒興集團出品的“一夜埕金鯧魚”摘得廣東預制菜十大名品的“榜眼”。新華網 伍嘉煒 攝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曉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340112913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