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加速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
2022-08-13 08:43:17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深中通道將助力構建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新格局。圖為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行駛在廣深沿江高速,珠江碧波之上,深中通道中山大橋清晰可見,如巨大“豎琴”矗立於江海中。超級工程進展不斷推進,奏響了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建設的強音。

  當前,中山正以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為統領,堅持以改革思維突圍破局,推動與深圳營商環境、産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規劃方面實現“六個一體化”,為珠江口東西兩岸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先行探路。

  推動深中辦事創業“無差別”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拿到營業執照和許可證,以前至少需要好幾天時間,現在一小時就拿到證照。非常方便快捷!”今年6月27日,中山市二熹貨物運輸有限公司企業辦事員梁金玲從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手中接過“一照通行”證照時説。 深中兩地營商環境一體化是中山探索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前,中山正深入實施一體化市場准入,嚴格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與深圳共建統一大市場。同時,在群眾和企業辦事的流程、環節、時間、成本上全面對標深圳,推動兩城辦事創業條件“無差別”。

  不久前,中山與深圳市知識産權局簽署《深中雙城知識産權高效保護合作協議》,建立集中高效的知識産權協作聯動合作機制,推動跨區域聯動執法監督,推動檢驗、檢測、鑒定結果互認,建立專家庫資源共享機制,在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展會知識産權保護、地理標誌保護等方面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深中兩地良好知識産權保護環境。

  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方面,中山積極與深圳開展醫療衞生專業人才聯合培養和診療合作,組建大灣區醫療聯合體和重點專科聯盟。積極建立社會治理聯動機制,並加強文化旅游合作發展。在規劃方面,探索與深圳共同設立規劃委員會,加強深中兩市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對接融合,特別要推動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與前海總體規劃對接。

  同時,中山將全力推進深中江鐵路、廣中珠澳高鐵、南中珠城際建設,爭取深大城際西延線納入相關上位規劃,打造“三縱三橫”軌道交通網。另一方面,加快構建“四縱五橫”“三環十二快”高快速路網,讓所有鎮街半小時內接駁深中通道。

  以深圳科創賦能中山製造

  來自深圳的企業江波龍電子,在中山建設存儲産業園一期已投入使用,建成中山市存儲芯片技術工程實驗室,入駐各類技術工程師約500人,其中大部分來自深圳。産業園二期建成後,園區工程師人數將超過1000人。近兩年來,在落戶翠亨新區的項目中,超過七成來自深圳,其中科創産業項目佔多數。

  在翠亨新區,越來越多“專精特新”深圳企業在向中山轉移和擴大産能的同時,也將科創力量帶到了中山。20多公里之外,中山市十大主題産業園之一的光電與智能終端産業園(火炬區智慧産業園)內,東方龍大5G創新産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選擇火炬開發區,除了看中當地在用地、人工成本、政策服務等方面優勢,我們還看重它的市場。”深圳東方龍大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濤説。

  創新一體化是深中一體化的關鍵一環。中山以翠亨新區和火炬開發區為“東承”橋頭堡,積極推動與深圳等城市創新資源共享、創新平台協同布局,打造珠江口西岸創新高地。探索構建“廣深港澳研發+中山孵化産業化”區域創新協作格局和“東岸風投基金+西岸先進製造”科創融資協作機制。

  為深中産業一體化騰挪發展空間,中山還大力推動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今年以來,該市已開展四輪集中開拆,拆除整理土地近萬畝,計劃3年拆除整理6萬畝,騰出足夠産業空間推動深中産業深度協作。

  在此基礎上,中山跨鎮街高標準建設十大主題産業園,推動深圳“設計+”“數字+”賦能中山傳統産業。中山將深入對接深圳“20+8”産業集群,推動以總部在深圳,製造基地、生産工廠在中山的合作模式。

  近日,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到深圳考察交流。深圳&&,將進一步深化與中山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匯聚更多企業、資本、人才,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8月12日召開的中山市委十五屆四次全會對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進行了部署。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中山將以實驗區建設為統領,全面學習對接深圳,帶動中山發展,加快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步伐,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競爭力提供重要支撐。

  (記者/吳帆 見習記者/陳少宏 通訊員/鄭龍駿)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瑞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300011289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