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大亞灣開發區”)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地區生産總值(GDP)409.8億元,同比增長8.7%。這成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在廣東的生動實踐。
亮麗數據背後,是大亞灣開發區經濟穩中求進的態勢。在大亞灣石化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全面加快建設,總投資150億元的恒力PTA項目已完成基建工程,中海油産品結構優化質量升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南海之濱,國企、民企、外企“三駕馬車”同&競技,一個世界級綠色石化産業高地正在崛起。
大項目建設提速
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長64%
海風徐徐,站在三棵樹公園觀景&上遠眺,整齊劃一的巨大儲罐,縱橫交錯的管廊映入眼簾。更遠處,萬噸油輪緩緩駛入港口……在大亞灣石化區,産業工人忙碌其中,項目建設高效進行。
在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工地上,項目基建工程已全部完成,計劃今年內試産。不遠處,其配套工程惠州港東馬港區恒力石化(惠州)通用碼頭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計劃今年建成。
“恒力從長三角來到珠三角,不僅是國家戰略引領,更源於惠州的效率與活力。‘一切圍繞項目’的擔當精神,讓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
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總投資150億元,建設年産能500萬噸的PTA生産線等,預計年産值達200億元。作為省重點項目,該項目有利於補齊廣東石化中下游産業鏈短板。
2020年4月22日,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雲開工”。2021年11月8日,埃克森美孚公司向球通告投資決定,並將一期項目總投資額由55億美元增至67億美元。當前,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全面加快建設,已完成地下綜合管網工程,裂解爐裝置打樁完工。
“簽約項目抓落地,在建項目抓進度,投産項目抓服務。”大亞灣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堅持“項目為王”,優化全流程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項目落戶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問題。
數據顯示,大亞灣開發區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完成投資總額270.6億元,增長18.4%。其中,工業投資133.7億元,增長64%;基礎設施投資50.3億元,增長42.1%。
發揮“隔墻供應”優勢
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達71%
在大亞灣石化區裏,一根管道從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殼牌”)延伸入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凱美特”)的廠房內,化工廢氣就在此凈化、提純,生産出食品級的二氧化碳,最終成為可樂、雪碧等飲料裏的原料……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應有之義。”惠州凱美特相關負責人李大海&&,公司正在助力“減碳”,希望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更加環保的産品。該工廠年産量為10萬噸,這意味着,每年可以減少1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在大亞灣石化區裏,將氣體作為産業原料的不止惠州凱美特一家。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專業公司的子公司,普萊克斯(惠州)工業氣體有限公司提供的工業氣體,廣泛地應用於食品飲料、化工、電子、航天等工業領域。
一幕幕“變廢為寶”的故事在此演繹。在産業鏈中,上游企業將基礎化工産品輸送給鄰近的下游企業,從而減少倉儲成本、運輸風險,實現産品就地轉換的模式,被稱為“隔墻供應”。
大亞灣石化區發揮“隔墻供應”優勢,讓“好鄰居”互助互利、共享發展。“隔墻供應”不僅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益,更讓廢水、廢氣、廢渣逐漸實現“吃幹榨凈”,讓産業發展與碧海藍天兼得。當前,大亞灣石化區化工原料就地消化率達71%,形成了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烴、碳九等優勢産業鏈。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産值1236.8億元,增長49.5%。
制定“招商圖譜”
打造“優等生俱樂部”
今年以來,南海之濱再傳佳訊。4月底,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文批復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從國家儲備類項目轉為規劃類項目。5月10日,廣東省發改委批復項目核準。
大項目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質量的重要力量。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總投資額約520.81億元,選址在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建設16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共18套化工裝置以及公用工程和配套設施。
乙烯是紡織、塗料、塑料等産品的關鍵原料。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的建成,無疑將填補國內高端化工品的空白,為廣東的電子化學品、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産業提供重要支撐。
好項目、大項目接續落地,這是惠州穩步向前的定力和保持上升態勢的底氣所在!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産業基地之一(全省唯一)和第一批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示範綠色園區,大亞灣石化區實現煉油2200萬噸/年、乙烯220萬噸/年的生産能力,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已落戶項目104宗,總投資2502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投資佔比近90%。
當前,大亞灣石化區堅持“一核心、三集群”産業發展路徑,以大煉油大乙烯為核心,發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産業集群、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産業集群、石化生産性服務業産業集群。
“大亞灣現有世界500強企業13家。”大亞灣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石化原料供應能力、國內外市場需求及行業技術走勢制定“招商圖譜”,緊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産業鏈招商,着力延鏈、補鏈和強鏈,打造“優等生俱樂部”。上半年,全區新落地産業項目30宗,投資總額107.39億元。
今年上半年,大亞灣通過保障重點産業鏈供應鏈順暢、提升為企服務等措施,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6.1億元,增長16%。其中,石化産業實現增加值216.7億元,增長25.1%。
從經濟數據可見,前期種下的産業項目已經長成大樹,碩果纍纍,更多的優質樹苗正在不斷成長。比如,中海殼牌PC/DPC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形成極具競爭力的PC産業鏈,引領碳二産業鏈發展壯大;樂金化學三期ABS項目建成投産後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ABS生産基地,進一步延伸碳四、芳烴産業鏈。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隨着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恒力石化(惠州)PTA項目等重大項目的建設,一個世界級綠色石化産業高地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崛起。
記者 馬發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