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您削完的甘蔗皮要及時清理!”
“大嬸,您家的臘腸臘鴨不能曬出來,影響市容。”
“您好,這是您店裏搬出來的裝修垃圾嗎?”在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壩廠新村,一支英姿颯爽的隊伍走進公眾的視野,這是當地剛成立不久的女子城管執法隊。“2人成行3人成隊。”女子執法隊亮相後,“柔性執法”的舉措受到市民的歡迎。
據介紹,執法隊隊員共8名,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工作時間為上午8時至12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6時,執法成員具有素質高、形象好、溝通能力強的特質,而且執法工作經驗豐富,最少的有4年,最短的也有1年。
王紅萍是其中的一名有着兩年工作經驗的執法隊隊員。她講述,隨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城市管理也面臨新的挑戰。比如在壩廠新村,剛剛搬遷入住新房子的部分村民對於文明創建的意識還比較淡薄,隨處曬被子、曬臘味、曬稻穀的習慣還保留着,影響周邊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經過她們耐心勸説,慢慢地村民也開始接受,非常理解和支持城管的工作,漸漸地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提升了文明素養,村容發生了巨大變化。
據該縣住建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女子城管執法隊的成立是新時代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建設的一項創新舉措,旨在通過女性柔情溫和的—面,改變城管的“習慣”形象,給城市管理帶來親和力,讓“柔性執法”更好地融入城管執法,讓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化,充分展現乳源文明創建的成果。
隊伍自今年9月28日成立以來,工作任務主要是負責法律法規宣傳、違法行為勸導教育、包乾區域的市容巡查管理及其他事項,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對轄區內的投訴問題進行調查、核實、處理、收集、反饋、匯報,運用“721”工作法,把服務、管理、執法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靈活運用説服教育、勸導示範、行政指導等非強制行政手段解決問題,塑造城管執法隊伍形象。
與往常的執法隊員不同的是,乳源女子城管隊腰間係有一條腰帶。“腰帶串有三個口袋,一個是裝筆記本,一個是裝宣傳單,一個是裝水壺。”隊員寧麗霞説,從着裝的細節上就能夠充分體現文明執法,主要側重於宣傳、記錄與溝通。尤其是在溝通方面,隊員各個“身懷絕技”。據擅長瑤語的隊員趙美英講述,有時用瑤語溝通會讓當地瑤民倍感親切,執法更有溫度,引領文明新風向。
南方日報記者 潘俊宇
通訊員 李巧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