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6個秈型常規稻 或是“廣東造”或有“廣東芯”
2021-10-27 08:16:46 來源: 羊城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江門市有“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廣東第一田”的美譽

  紀念《中國水稻栽培學》發行60周年暨2021年廣東絲苗米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近日在江門開平召開。羊城晚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目前在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6個秈型常規稻中,4個由廣東育成,另兩個含有廣東品種血緣,或是“廣東造”,或有“廣東芯”。

  實施“廣東絲苗米”品牌培育計劃

  《廣東省糧食安全和應急物資保障“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創建國家級“廣東絲苗米”産業集群,拓展全産業鏈,實施“廣東絲苗米”品牌培育計劃,挖掘廣東特有的粵稻文化和絲苗米文化,做大做強“廣東絲苗米”産業。

  絲苗米是廣東主要特色農作物之一,細長苗條、晶瑩潔白、米泛絲光、香味怡人。2018年,廣東啟動優質稻戰略,實施廣東絲苗米振興工程,成立廣東絲苗米産業聯盟,現有聯盟會員單位近200家,已認定廣東絲苗米品種16個,已建設19個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産業園。

  大會的舉辦地江門市,農耕文明悠久,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有“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廣東第一田”的美譽。江門市有5個省級商品糧基地縣,3個省級以上産糧大縣;全市優質水稻播種面積253萬畝,98%以上為絲苗米;全市絲苗米年總産量91.26萬噸,約佔大灣區的32%;優質品種覆蓋率全省第一,絲苗米優質品種覆蓋率達100%;水稻生産綜合機械化水準位列全省第一,達到90.2%;種業公司數量全省第一,培育了廣東鮮美種苗公司等有影響力的上市種業企業。此外,江門還成立了廣東首個地市級的絲苗米聯盟即江門絲苗米産業聯盟。

  積極推動“粵強種芯”工程

  羊城晚報記者會上了解到,今年,廣東積極推動“粵強種芯”工程,著力解決種業“卡脖子”難題。在水稻矮化育種、優質稻育種、雜交稻育種和超級稻育種研究等方面,廣東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國家水稻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在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6個秈型常規稻中,4個由廣東育成,另兩個含有廣東品種血緣,或是“廣東造”,或有“廣東芯”。

  聚焦“糧頭食尾”,打造産業全鏈,大會以“院士故裏、稻花飄香,廣東絲苗、業興民富”為主題,聚集生産、加工、儲運、銷售、品牌等全産業鏈力量,突出實施“粵強種芯”和打造“廣東絲苗米”品牌,實現綠色興農、品質興農和品牌強農。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許悅 通訊員 粵農軒

+1
【糾錯】 責任編輯: 魏曉航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8112799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