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古厝新生 僑鄉蝶變——走進閩南“華僑建築博物館”梧林村-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古厝新生 僑鄉蝶變——走進閩南“華僑建築博物館”梧林村

2023-12-21 21:18:5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遊覽參觀。

  閩南傳統村落福建晉江梧林村是遠近聞名的華僑村,旅居海外的華僑1萬余人,有著600多年僑鄉發展史,現存各式各樣的閩南官式大厝、哥特式和羅馬式洋樓、中西合璧名居、番仔樓等歷史建築132幢。走進梧林,倣佛走進一座開放式的華僑建築博物館,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僑鄉建築講述著百年僑村的輝煌榮耀,傳遞著一代代華僑的悠悠家國情。

  近年來,梧林村大力開展傳統建築修繕、基礎設施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成立鄉村旅遊運營公司,引入文創、非遺、演藝、研學等文旅業態,梧林村逐步發展成為鄉村文化旅遊目的地,遊客數量逐年攀升,為僑鄉振興注入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朝東樓內參觀遊覽。朝東樓建造之時正趕上抗日戰爭最艱難時期,心繫祖國的僑厝主人當即停止建設工程,將裝修款捐獻給國家支援抗戰,于是便留下這樣一座帶有“瑕疵”的建築,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最美爛尾樓”。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僑批館前,小朋友參加學校組織的遊樂活動。梧林僑批館于1938年建成,是一幢哥特式建築。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福建晉江梧林村僑批館內,梧林藝術季策展人、歸僑後代吳少鵬展示由菲律賓寄回的家族老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閩南古民居德衛宅內參觀古榕樹。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五層厝前遊覽拍照。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胸懷祖國樓”內,梧林村蔡文詩老人(中)為遊客義務講解。“胸懷祖國樓”建于1953年春,為旅菲華僑蔡懷紫、蔡懷番在家鄉合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胸懷祖國樓”內參觀。“胸懷祖國樓”建于1953年春,為旅菲華僑蔡懷紫、蔡懷番在家鄉合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福建晉江梧林村華僑歷史建築“胸懷祖國樓”內,梧林村蔡文詩老人(右)向遊客介紹樓房建設歷程。“胸懷祖國樓”建于1953年春,為旅菲華僑蔡懷紫、蔡懷番在家鄉合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是12月19日拍攝的福建晉江梧林村修養樓一角。修養樓是中西合璧的閩南民居,建築材料多從南洋運來。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福建晉江梧林村閩南古民居德鑨三間張內,梧林藝術季策展人、歸僑後代吳少鵬(左)向遊客介紹他的裝置藝術作品。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兩名小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玩耍。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9日,遊客在福建晉江梧林村一處閩南傳統民居旁拍照。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責任編輯:鄭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