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瞭望 | 大數據反腐為執紀監督賦能-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瞭望 | 大數據反腐為執紀監督賦能

2023-08-28 19:53:32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基層監督網絡

  辦案人員查詢關聯賬戶,梳理出40多名涉案人員名下的1100余個賬戶、40多萬條交易明細,以及不動産登記、工商登記、審計報告、工程項目材料等3000余份,以此為基礎查證出鄭某受賄1.2億余元的犯罪事實

  聚焦群眾重復投訴、久拖未決以及政策不明、涉及多個部門等難點事項,形成“數據分析-及時預警-推動整改”的大數據日常監督模式

  “如村民對公示內容有異議,或發現問題線索想舉報,既可以在群裏發表意見,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點對點’直接‘抵達’紀檢監察部門後臺。”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鄭良

  2022年底,福建一家省屬國企原總經理助理鄭某,因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被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目前,這起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式。

  審查調查中,紀檢監察機關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相關人員銀行賬戶資訊、交易往來明細、通信和社交軟件聊天記錄等海量數據。盡管腐敗分子利用各種“白手套”轉移贓款,但在大數據精準“畫像”之下,鄭某受賄上億元的事實最終被查清。

  匯聚公安、稅務、工商、石化、景區等數據資訊,搜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分析“三公”消費態勢;將執紀監督“嵌入”網上辦事平臺,規范權力運作;構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平臺,村(居)社區權力行使全程留痕,實時接受監督……近年來,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深入推進,大數據技術在紀檢監察領域有了更多應用。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構建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健全基層監督網絡。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福建多地調研了解到,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打通部門數據壁壘,匯聚共用大數據,提升發現腐敗線索、審查調查取證、精準執紀監督等各方面能力,實現有效預防、深度反腐、有力懲治。

  接受採訪的基層紀檢監察幹部表示,數字化技術應用在提升執紀監督效能的同時,更促動了執紀監督方式創新和治理理念升級,建議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拓展應用場景,助力紀檢監察工作高品質發展。

  大數據“碰撞”磨礪反腐利器

  記者了解到,鄭某在省屬國企多個重要崗位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承攬、項目招投標、業務合作等領域瘋狂牟利,並通過各種手段藏匿、轉移贓款,對抗組織審查,串供並偽造證據。

  “我們調取了銀行賬戶交易明細、通信記錄、不動産登記等多個部門的數據資訊進行分析,發現其利用‘白手套’收受巨額賄賂,藏匿、轉移贓款的證據事實。”辦案人員告訴記者。

  調查發現,鄭某母親雖已過世,但其名下的銀行賬戶仍然活躍,有數十筆單筆超過50萬元的資金往來。辦案人員查詢關聯賬戶,梳理出40多名涉案人員名下的1100余個賬戶、40多萬條交易明細,以及不動産登記、工商登記、審計報告、工程項目材料等3000余份,以此為基礎查證出鄭某受賄1.2億余元的犯罪事實。

  記者在福建多地採訪了解到,紀檢監察機關和金融、通信、稅務、公安、法院、衛健等部門建立起數據資訊快捷查詢、共用渠道,探索搭建數據比對分析模型,在海量數據中敏銳捕捉疑似問題線索,然後進行重點核查,大幅提升了發現線索、調查取證能力。

  2022年9月,福州鼓樓區紀委監委對網上辦事平臺上群眾申訴舉報線索進行篩查比對,發現1~9月涉及園林係統的訴求近300件,有關內部管理、幹部作風問題的訴求指向明確。

  比如有群眾多次反映,福州溫泉公園管理中心原主任楊某利用職權“吃拿卡要”,參與企業經營牟利,虛報侵佔公園管養費用等。區紀委監委跟蹤核查,發現群眾反映問題基本屬實。今年4月,區紀委監委對相關人員予以黨紀政務立案。

  鼓樓區紀檢監察幹部告訴記者,接待處置群眾信訪舉報、聽匯報、看臺賬、搞測評等傳統搜尋問題線索方式,不同程度存線上索來源窄,以及問題發現難、調查取證難等現實問題。在辦案實踐中,需要推動分散在各個部門、各個時段的數據匯聚共用、碰撞分析,對某一領域、某個地區的政治生態精準“畫像”。

  龍岩市紀委常委、秘書長楊丹介紹,近年來,龍岩市紀委建立“制度+科技”信息化監督平臺,通過與政府辦、稅務、市場監管、文旅、石化等十多個部門資訊共用,快速識別疑似“四風”問題389個,移交處置46條問題線索,多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程碩作/本刊

  嵌入式監督緊盯權力運作

  近年來,政務服務數字化建設持續推進,網上辦事大廳、12345公共服務平臺、政務微信公號等成為群眾、企業辦事、反映訴求主要渠道。權力運作“上網”成常態,執紀監督如何及時跟進,成為數字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以12345公共服務平臺為例,群眾線上反映訴求,平臺回復即可辦結。但在個別地區,由于缺乏跟蹤、督辦、約束機制,“神回復”“線上空轉”等情形影響了政府公信力。

  記者調研發現,福建多地探索數字視域下執紀監督新路徑,著力打造基層公權力全程線上運作、異常資訊實時預警、群眾訴求及時處置的基層數字化監督新場景。

  在福州,鼓樓區將執紀監督“嵌入”網上辦事平臺,實時監督權力運作。2022年以來,鼓樓區在網上辦事平臺設置“黨風政風監督”板塊,紀檢監察機關與城市運作指揮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建立起線上資訊共用-線索移交-會商研判、線下實地走訪的“3+1”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線上實時監督權力運作。

  鼓樓區紀委副書記高建中介紹,“嵌入”網上辦事平臺後,紀檢監察機關能夠實時查看“鼓樓智腦”等平臺上86個區直部門、10個鎮街及市級水電氣三大運營商、地鐵等公用企業對群眾反映問題訴求的處置情況。通過篩查分析,聚焦群眾重復投訴、久拖未決以及政策不明、涉及多個部門等難點事項,形成“數據分析-及時預警-推動整改”的大數據日常監督模式。

  2022年底,福州鼓樓區東水路多家商戶通過12345公共服務平臺投訴稱,區燃氣管理站站長李某,利用安全檢查的職務便利,多次向商戶索要購物卡。12345公共服務平臺將投訴分別批轉給福州華潤燃氣公司和區建設局,要求回復。區紀委通過平臺數據篩查發現這一線索後,迅速跟進監督。經核查問題屬實,李某被區建設局停職並調離崗位,區紀委對其立案調查。

  泉州市探索構建大數據監督平臺,實現基層小微權力內容、運作向公眾公開,接受實時監督,增強監督的時效性、互動性、主動性。2022年以來,為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作,泉州以“村村有群、戶戶入群”方式建立監督微信群,由村書記擔任群主,村兩委成員、駐村幹部及鄉鎮紀委幹部入群履職。

  泉州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郭順明介紹,市紀委監委協調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梳理完善村級需公開的3方面27類事項,明確涉及村集體決策、村集體“三資”、村級工程項目、惠農資金申領發放等村務,均需推送到微信群裏,確保群眾能看到、看得懂。

  “如村民對公示內容有異議,或發現問題線索想舉報,既可以在群裏發表意見,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點對點’直接‘抵達’紀檢監察部門後臺。市縣鄉三級紀委根據許可權分別跟進監督,對履職不到位問題發函督辦,涉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深入核查,堅決追責。”郭順明説。

  該監督平臺運作以來,已收到群眾線上訴求反映8萬多條,發現問題近4000個,一批不作為、亂作為的基層幹部被查處。目前,該做法已在福建全省推廣。

  期待更多執紀監督應用

  多地紀檢監察幹部告訴記者,數字化助力精準監督、調查取證,倒逼、督促基層權力運作規范,“治未病”預防腐敗的作用更加顯現。“通過大數據監督平臺,基層權力行使全程留痕,實時接受監督、永久可追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了更多技術支撐。”連城縣紀委書記邱陽説。

  “大數據+鐵腳板”,線上線下聯動,促動了執紀監督方式創新。高建中説,如今,鼓樓區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各鎮街紀(工)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等部門工作人員,每天在監督平臺上線,對數據進行拉網過篩、列項梳理,聚焦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線下調查核實,以強有力的一線監督推動問題解決。

  2022年以來,鼓樓區紀委監委通過數據共用、分析研判,篩查監督事項3.81萬件,核查、督辦、處置各類問題921件,以“四種形態”處置82件。

  採訪中,多地基層幹部表示,執紀監督“上網”推動了部門、鎮街、公用企業等作風轉變,群眾辦事更加方便,訴求表達更加暢通。

  長期以來,惠企資金申領發放是廉政風險較為集中的領域。由于涉及部門多、申領程式繁瑣,有的部門個別經辦人員通過暗箱操作優親厚友,甚至出現權力尋租現象。

  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書記劉剛介紹,2020年以來,當地探索建立“親清家園”智慧監督服務平臺,從企業申領惠企資金手續繁瑣甚至暗箱操作等“痛點”入手,建立全區涉企財稅獎補和惠民資金集中統一入口機制,督促職能部門將各類惠企資金全部納入平臺。平臺線上實時發布、動態更新資訊,自動匹配、精準推送資訊;企業全程線上申報;相關職能部門線上審批;紀檢監察機關全程監督。

  “現在,惠企政策內容和申報條件等資訊全部在網上公示。我們只需在微信公號上提出惠企資金申報,全程網辦,不見面、不找人。只要符合條件,一般3天之內資金就能到賬。”玖龍紙業(泉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信剛告訴記者。

  多地紀檢監察幹部表示,期待大數據執紀監督方式,在更多場景得到應用。記者了解到,一些基層紀檢監察部門正在與大數據企業合作建立數據分析模型,通過自動分析比對海量資訊,精準搜尋可疑問題線索,進行重點核查,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基層部門建議,對于各地已探索建立的行之有效的數據分析模型,可考慮在紀檢監察係統內共用、推廣,持續提升大數據反腐威懾力,為權力規范運作提供實時線上的精準監督。

[責任編輯: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