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等學校 擁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西安工程大學歷經百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為特色,工、理、文、管、經、法、教、藝術等多科性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高校。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具有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學校是陜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陜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立項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高校,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高校。學校現有金花、臨潼兩個校區,佔地1600余畝,設有紡織與材料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等13個教學單位,各類在校學生21000餘人,現有教師1000餘人。學校已培養出十萬餘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招辦提醒:藝術類專業招生有調整 新增三個本科專業 允許理工、文史類考生調整專業
學校今年藝術類專業招生政策與往年相比稍有變化:設計學類專業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浙江、福建、甘肅等8個省份使用專業課校考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其他招生省份則使用統(聯)考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2016年播音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不再組織專業課校考,招生省份以統(聯)考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表演(服裝設計與表演方向)全國招生,依然使用校考成績為依據進行錄取。2016年學校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産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學、動畫、攝影、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8個藝術本科專業按設計學大類招生,考生按照設計學大類填報專業志願,避免了各個專業間的分數偏差,提高錄取機率。學生入學後對相關專業有了解後,根據個人意願,結合學院專業設置情況申請確定具體專業。學校今年新增三個本科專業,分別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兩個理工類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一個藝術類專業。學校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內為理工、文史類本科考生提供一次調整專業機會,第一學期綜合評分為專業前10%的學生可按照規定申請調整專業。
招生政策:計劃招生4665名 面向陜西:國家專項(招收160人),地方專項(招收140人) 制定一系列的報考激勵政策
學校今年全國本科計劃為4665名,面向全國28個省份招生,其中在陜招生計劃為2480名,藝術類提前批次本科為717名,理工類單設本科批次300名,一批本科1463名(文史類96名,理工類1367名)。學校今年進一步增加了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的招生計劃,國家專項計劃招收160人,地方專項計劃招收140人,全部面向陜西省招生。 為了進一步鼓勵貧困地區符合條件的考生踴躍報考學校,經學校研究 制定關於2016年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報考激勵政策,具體如下:
1、滿足專業志願政策
考生在單設本科批次填報學校誌願並進檔者,單設批次本科一志願填報者確保錄取所填報的相關專業;進檔考生服從專業調劑、體檢合格,學校承諾不退檔。
2、新生獎學金政策
陜西省理工、文史類考生在單設批次本科報考學校並被錄取(不含徵集志願),以院校誌願及高考分數為依據,獎勵標準如下:①單設批次本科一志願報考學校者,3000元/生。②理工、文史類超分數線10-19分,2000元/生;超分數線20-29分,3000元/生;超分數線30分以上,5000元/生。(與①可重復獲得)。
3、優先資助和全程資助政策
凡符合2016年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報考條件並被學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予以優先資助和全程資助,享受以下資助政策:①國家獎助學金。一年級享受特等國家助學金3500元,其它學年同等條件下優先享受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金特等3500元/年、一等2500元/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年;特別優秀的同一學年內可兼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②學費減免。除一年級外,根據困難程度和在校表現,同等條件下優先分別享受100%、50%及30%學費減免。③困難補助。一年級享受特殊困難補助500元,其它年級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學校申請特殊困難補助。④勤工助學。在校期間優先安排勤工助學崗位,資助額1000-3000元/年。
志願怎麼報?招辦有話説
目前,絕大部分省市在高考錄取中都實行了平行志願的投檔方式。平行志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願填報風險,減輕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壓力。不過,不少考生和家長對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了解不透徹,誤以為平行志願就沒有風險了。其實不然,平行志願仍存在風險,同一批次平行志願裏雖然可填報多所高校誌願,但考生檔案只投一次,實際只是一個志願起作用。建議考生和家長充分了解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和風險,合理填報高校和專業志願,最好服從專業調劑,降低錄取風險,把握錄取機會。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辦學方針 開展多層次的人才聯合培養措施
學校重視走國際化道路,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開放式辦學方針。近年來,先後與美國凱特林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德國洛特林根大學、日本奈良女子大學、加拿大湯姆遜河大學、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院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在本、碩、博多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近年來,通過雙學位聯合培養及短期交流項目選派400余名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教師出國(境)進修、交流300多人次。大多數短期交流項目院校都為學校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有的還額外提供生活補助。雙學位(學士、碩士)聯合培養項目外方院校根據協議均為學校學生減免部分學費,有的減免額度高達2/3,其全年學費及生活費在10萬元左右。項目開展10餘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在完成項目學習後,他們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