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獨立學院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商科人才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自2004年建校,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首批兩所獨立學院之一,由北京工商大學創辦。嘉華學院從2004年建校至今,一直致力辦成一所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商學院。學校制定了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搭建了商科、應用型和國際化的人才培養&&,一直積極融入行業和全球化發展。學校希望借助北京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為學生搭建&&,幫助學生在嘉華學習成長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職業素養,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廣博國際視野的商科人才。
在融入行業和融入國際的道路上,嘉華學院取得了一定成績。比如,就業方面。在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在京高校就業質量報告中,嘉華學院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3%,按就業白皮書的指標,學生就業相關度達到60%,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年薪達到10萬以上。此外,學校還有一些融入行業和融入國際的關鍵指標。2010年,學校通過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CSB)的審核,成為國內首家獨立學院會員單位;2014年,學校與北京大學等24所高校同時被認定為"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成為北京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 "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省部級實踐基地。
人才培養呈現四個鮮明特點
嘉華學院的培養特色是融入行業和國際。學校努力為人才培養搭建了包括“商科人才培養&&、國際化人才培養&&以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等多個&&。嘉華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即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制度;第二,理論教學和實際教學結合;第三,把國內教育和國外教育資源融合;第四,把人才培養目標和業界的需求緊密地銜接。目前,學校的學科設置以經濟與管理為主,以文學與藝術為兩翼,把專業培養目標和市場的需求緊密地銜接。在商科培養目標之下,主要有“2+2+1”、“3+1+1”、“2+2+2”、“2.5+0.5+1+1”等各種與企業或協會合作聯合培養人才模式。
學校現與7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學校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碩士生。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赫爾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大學、愛丁堡龍比亞大學、斯旺西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南澳大學,美國伊利諾大學春田校區、阿卡迪亞大學、西東大學、賓州印第安納大學等開展了聯合培養項目。比如,“2+2+1”是學校國際學院招生的兩個專業,即金融工程和審計學,即學生在嘉華學院讀兩年,再到合作院校學習兩年,畢業後能拿到中外兩個本科文憑,再繼續讀一年就可以獲取碩士文憑;再比如,學校目前招收的所有專業均可參加“3+1+1”聯合培養項目,即在嘉華學院讀三年,之後一年到國外合作院校就讀,學業成績合格可獲取嘉華學院和國外合作院校兩校的學士學位和本科文憑,再繼續讀一年就可取得合作院校的碩士學位。
學校今年恢復財務管理專業招生,本專業主要培養的是英國皇家管理註冊會計師(CIMA)方向。該專業培養模式為“2.5+0.5+1+1”,即在嘉華學院學習二年半,然後到新加坡合作院校學習半年,拿到CIMA一級證書,在第三年的時候可以到亞太地區的跨國公司頂崗實習,同時也可以繼續留在嘉華學院學習美國合作院校的研究生課程,有兩種方式可以選,到第五年的時候可以讀研究生;學校的“2+2+1”、“3+1+1”、“2.5+0.5+1+1”等國際合作項目,用五年時間就可以取得碩士研究生文憑,而國內普通高校需七年的時間才能取得碩士研究生的文憑,這也是嘉華學院的辦學優勢所在。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主要採取“2+2+2”培養模式。學校和韓國東西大學合作,兩年在嘉華學院就讀,兩年在韓國東西大學就讀,學生將獲得兩校頒發的學士學位,並於畢業當年直接就讀韓國東西大學研究生。除上述國際合作聯合培養項目外,會計專業、國際商務、金融學等專業還與北京註冊會計師協會、北京期貨商會,以及相關銀行、證券公司等單位聯合定向培養。學生在校期間安排一個學期的時間到定向培養單位頂崗實習,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基礎。自2015級開始,嘉華學院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到海外基地學習。學校在2015年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以及皇家大學開展合作。學校在維多利亞市建立海外分校,2015、2016年入學的所有學生都要到北美分校學習至少兩周時間。今年入學的學生除了到維多利亞市進行學習,還可以選擇到北美、洛杉磯、英國的課堂學習。這是培養方案的必修學分,學生到這些地方學習,除自己的餐費外,不需支付額外的任何費用。
推進實踐教育 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和視野
學校重視實踐教學,把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着力點。主要表現在四方面:一、應用型人才培養&&搭建。學校在課程設置中,每個專業實踐學分佔總學分25%以上的比例。目前,學校已與144家校外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成立實習實踐基地,所有學生在實習階段都會到這些單位實習;二、師資隊伍配備。學校始終堅持引進、培養、聘用相結合,除了學校專職教師外,針對商科各專業課程實操性強的特點和融入行業的要求,還聘請社會企事業單位具有執業資格和實踐經驗的一線高級管理人員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同時針對學校融入國際,提高學生外語水平和交流能力,還聘請了一批國際上合作院校的專家學者,作為學校的外籍兼職教師,擔任部分專業主幹課的教學工作,進行創新創業的實習和訓練;
三、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非常強,要求學生一定要出作品。由於社會實習和課程的實踐的學分佔到近48%,學校通過一些課程安排,老師的配備以及實習基地的搭建,來保障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四、學校設有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學校是北京市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近30個實驗室,比較大的是ERP實驗室,除此以外,金融專業有銀行授信的評估實驗室,證券交易有實操實驗室,藝術設計有藝術品交易的網站交易&&等等。
學校以國際化商科學院為方向 與國內外高校聯合培養國際化人才
嘉華長期以國際化商科學院為發展方向,為實現國際化的目標,學校多緯度、多力度搭建國際化&&,進行資源的配置。學校從2009年就開始進行聯合培養,2010年學校通過了國際精英商學院協會(AACSB)的審核,成為國內首家獨立學院會員單位。2011年到2015年,僅僅是國際學院通過“2+2”的項目累計送出的學生有572人。支撐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還有一個很重要因素是師資。除了要“走出去”之外,還要“請進來”,學校自有的專業老師佔70%,借助北京其他的高校優秀教育資源是20%,剩下10%是學校請國外合作院校的老師來授課。學校從2015級開始,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到北美分校學習。另外,還有一個12周到海外合作院校交換的學習項目。另外,學校還有短期的游學、交換項目、夏令營等。學校除了和歐美地區的院校合作,和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也有合作。
計劃招生1200名 除北京外其餘省市錄取分數參考二批線
嘉華學院每年面向全國26個省市,計劃招生1200名左右。考生在報考嘉華學院時最好滿足以下三種情況:第一,學校是獨立學院,從分數來講,到本科線就可以,除北京之外,其它省市可能在二批線上左右;第二,嘉華學院的學費不低,每個專業平均學費在4.98萬,考生要考慮到家裏的經濟條件;第三,考生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未來發展定位。學校今年有9個招生專業,考生要對自己未來有一個定位,不同的專業在未來有不同的職業發展的規劃,對孩子的興趣要有一定的評估。
嘉華學院今年高招政策二變化 允許轉專業
學校今年招生有兩個變化。第一個是學校恢復會計管理專業招生;另一個是國際學院的兩個專業做了規模上的調整,為了進一步的精準定位,今年把規模調整到80人。為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成長,促進因材施教,通過相關專業的測試,學校提供轉專業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老師和學生進行溝通和引導,明確學生的需求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