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
百年風華,青春正茂
人才輩出,與國同行
傳承紅色基因,講述黨史故事
百校行動,擲地有聲
聽上海交通大學講述《那個少年錢學森》
他是傑出的科學家
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他將愛國之心、報國之志
效國之行、強國之情
融入黨和國家交給他的偉大事業之中
將自己的科學報國夢融入中國夢之中
向祖國和人民遞交了
一份愛國科學家的時代答卷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他就是交大校友錢學森
一、“我是交大學子”

“一個青年人,學習總有個目的,我是交大的學生……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錢學森學長晚年回憶大學時光寫下這樣一段話。
1929年9月,錢學森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在這裡,四年的求學時光為錢學森學長的成才之路打下堅實基礎。一次“水力學”考試,錢學森試卷清潔完整、演算一氣呵成,6道考題答得全部正確,只是漏寫了一個下標“s”,這張幾近完美的試卷最終得到了96分。錢學森學長後來回憶説:“我要感謝那時的老師們。他們教學嚴,要求高,使我學到了許多終身受用不淺的知識。”


在交大學習期間,錢學森第一次接觸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潮,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從此樹立一生的志向,走上航空救國之路。
二、“我要回到祖國”

193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錢學森考取公費留學,先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深造,並長期從事航空和火箭技術研究,很快成為當時世界航空理論方面的頂尖科學家。
1955年10月,他終於衝破阻力回到了祖國。此時的中國國力薄弱、百廢待興,作為技術主帥,錢學森勇敢承擔起創建我國航天事業的重任,帶領科技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僅用八年時間,先後完成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的研製,實現了我國航天開創時期一個質的飛躍。


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在中央的領導下,錢學森引領中國航天人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技術創新、發展之路。
三、“飲水思源的傳承”

許多年後,一座以“錢學森”命名的圖書館在母校建成。無數交大學子在這裡領略大師風範,感悟家國情懷。


回望錢學森光輝的一生,有太多的功勳值得銘記,當年的青蔥學子成長為國之棟樑、黨的科技功臣,不變的是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初心。錢老的理想信念,愛國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高尚的人格品質將與我們長存,陪伴着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留給我們的是不朽的精神豐碑。


@西南交通大學
接力棒交給你
請繼續講述黨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