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征途漫漫,惟有奮鬥。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一年。新重慶如何開新局、謀新篇?在今年的重慶兩會上,雙城經濟圈、陸海新通道、數字重慶、國企改革、現代産業、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教育均衡發展等熱點話題,承載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傳遞出一系列發展新信號。新華網推出系列報道,為你深度解碼兩會上的這些“新看點”。

花田鄉何家岩村分紅大會上,村民正在簽字領取分紅款。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2日電(韓夢霖)前不久,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岩村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分紅大會。大會上,該村109戶村民領取了去年“雲稻米”項目銷售分紅58萬餘元。
“有村集體和共富合作社幫我們賣稻米,以後我們一定更加努力把稻穀種好。”村民何雪峰開心地説。
“強村”帶動“民富”
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超80%
重慶市人大代表、酉陽縣花田鄉黨委書記鄒藝介紹,何家岩村探索試點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導成立共富鄉村股份合作社,農民自願申請成為社員,將成員和合作社聯結成為利益共同體,推動資源統一管理、經營、調配,鼓勵村民將閒置房屋進行改造,吹響“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自己的資源自己賺”的村莊經營號角。2023年,入社農民戶均純收入同比增長26%。
在重慶,像花田鄉一樣嘗到發展集體經濟“甜頭”的村鎮還有不少。重慶市綦江區石角鎮新農村位於海拔六百多米的山坡上,不少地被撂荒閒置,村民收入來源少。近年來,該村以村集體為主體成立公司,發展起“茶園經濟”,依託茶葉種植創建扶貧車間,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賺錢。荒山變茶山後,村集體收入年年增長。2023年初,有了“底氣”的新農村不僅首次舉辦了分紅大會,還頭一回組織村脫貧戶、産業大戶、黨員鄉賢等代表歡聚一堂,搞起了迎春團年活動。
農村資源資産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市場經營主體缺乏、城鄉要素資源不能雙向流動等問題,是制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絆腳石”。2023年,重慶市&&推進強村富民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力爭實現“強村”帶“民富”的共富目標。
“通過創辦強村公司,村集體以完全市場主體從事開發經營活動,促進資源連片開發,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截至2023年底,全市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的行政村達95%以上、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超80%,強村富民綜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我們要繼續深化強村富民綜合改革。鼓勵有條件的鄉村組建強村公司,分批分類推進農業‘標準地’建設,用好‘渝農經管’平台,着力提升村莊經營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産業市場競爭力,持續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該負責人&&。
重慶社科院財政與金融研究所所長康莊認為,“當下,立足重慶實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着力破除妨礙勞動力、土地等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大市場,補齊農村營商環境短板。”

重慶市大渡口區“金鰲田園”層層疊疊的梯田。新華網發
壯大鄉村産業、提升鄉村“顏值”
築牢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鄉村底色
鄉村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2023年以來,重慶大力實施千億級生態特色産業培育行動,強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3+6+X”農業産業集群。一年來,全市創建開州、萬州、合川3個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合川、永川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麥製品、蔬菜2個全國農業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生態特色産業綜合産值達5200億元、增長5.2%。
位於三峽庫區腹地的開州,處於長江上中游柑橘優勢核心區內,柑橘種植歷史悠久。近年來,開州主動調整品種結構,依託現代農業園區重點發展春錦橙、春血橙、春臍橙、春橘橙等“開縣春橙”系列品種為主的晚熟柑橘,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錯季上市銷售的路子。如今,柑橘産業已發展成為開州現代農業的支柱産業。在規模化種植基礎上,開州還積極引進知名加工企業,把鮮橙加工成橙汁,延伸産業鏈條,提升産品附加值,實現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吃幹“榨”盡。
壯大鄉村産業的同時,重慶也大力提升鄉村“顏值”,把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刻印在廣袤的巴渝大地上。
在重慶市大渡口區,當地瞄準近郊游、鄉村游、家庭游承接地,推動農居變民宿、農田變景點、農村變公園,打造 “金鰲田園”新名片,輻射帶動周邊6個村社,讓長江岸邊生長出一片都市“桃花源”。
村民易思友憑藉多年的扎染手藝,將家裏改造成“家和扎染工坊”,迅速在游客中打響了知名度。看著曾經的老房子變成青瓦白墻的“非遺”小院,易思友説,真沒想到農民的日子還能這麼過!
2023年,重慶成功創建107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形成美麗鄉村與善治鄉村的良性循環,實現“看得見的鄉村”與“看不見的鄉村”有機統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今年重慶還將創建巴渝和美鄉村示範鎮20個以上、示範村200個以上、和美院落2000個以上。
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巴渝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四千行動”,築牢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鄉村底色。重慶兩會期間,代表、委員也圍繞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
重慶市人大代表,巫山縣福田鎮松柏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裕蘭帶來了加快推進山區政策性農業保險落地的建議。她建議通過優化農業險種、創新經營模式、加大財政補貼,為山區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比如結合重慶市山區特點,開展完全成本保險、産量保險、收入保險和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農業試點,為農戶提供兜底保障。”肖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