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建設現代化體育強市 夯實基礎 打造亮點
聚焦市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開展《重慶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績效評估;啟動鄉村振興項目,完善巫溪體育設施;推動建成5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2個小型體育公園、7個配備智能器材的國球社區、376個配備球&的國球社區、10個鄉鎮健身廣場、10條智慧健身長廊、445個更新換代的農民體育工程等,全民健身工作成效顯著,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詳細內容
-
賽事活動添活力 健身服務觸角延伸
堅持“區區有品牌,縣縣有特色”、“大賽引領、小賽帶動”的思路,讓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遍地開花。品牌賽事示範引領:上半年,成功舉辦重慶馬拉松、市龍舟公開賽、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等52場市級及以上賽事。圍繞群眾“如何健好身”的需求,我們着力強制度、育人才、優方法。組織指導員、運動員深入機關、企業、學校、農村、社區開展志願服務,讓健康生活方式入人心。
詳細內容
-
精準發力 開啟全民健身新篇章
按計劃持續推進小型體育公園、健身中心、國球社區、鄉鎮廣場等項目建設,擴大增量、提升質量、盤活存量。持續優化95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織密便民健身服務網。擬舉辦環三峽自行車賽、中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長嘉匯半程馬拉松、川渝毗鄰地區群眾體育薈等品牌賽事;持續推進第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讓賽事活動四季不斷檔、精彩不落幕。
詳細內容
-
科學指導 構建全民健康生態圈
計劃完成45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任務;加快協會孵化,拓展項目覆蓋,推進壁球、橄欖球、槳板、匹克球等協會成立。鼓勵體育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全民健身,提升服務社會化、專業化水平,壯大全民健身的“生力軍”。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建立常態化機制。紮實做好第六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努力構建覆蓋全人群、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康生態圈。
詳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