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這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成果,勾勒出的是山城百姓日益便捷的健身環境、日益濃厚的運動氛圍和日益提升的健康水平,隨着現代化體育強市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面向未來,市體育局在推動全民健身工作高質量發展上,有哪些新的思考和謀劃?又將如何展現新作為?
杜學勇:下一步,我們將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凝心聚力開啟全民健身新篇章,主要在五個維度尋求突破:
一是設施升級再提速,構建便民服務網絡。按計劃持續推進小型體育公園、健身中心、國球社區、鄉鎮廣場、市民健身房、智慧長廊、農民工程等項目建設,擴大增量、提升質量、盤活存量。持續優化95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織密便民健身服務網。
二是賽事矩陣再擴容,打造特色活動品牌。繼續構建多元化賽事體系,提亮城市名片,點燃參與熱情。擬舉辦環三峽自行車賽、中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長嘉匯半程馬拉松、川渝毗鄰地區群眾體育薈等品牌賽事;持續推進第十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讓賽事活動四季不斷檔、精彩不落幕。
三是組織建設再強化,壯大健身指導隊伍。加大培訓力度,提升隊伍素質。計劃完成45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任務;加快協會孵化,拓展項目覆蓋,推進壁球、橄欖球、槳板、匹克球等協會成立。鼓勵體育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全民健身,提升服務社會化、專業化水平,壯大全民健身的“生力軍”。
四是科學指導再深化,構建全民健康生態。健全機制,常態服務。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建立常態化機制;夯實基礎,精準施策。紮實做好第六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努力構建覆蓋全人群、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康生態圈。
五是全運賽事勇爭先,展現巴渝群眾風采。精心備戰,全力拼搏。認真做好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項目決賽階段的參賽工作,力爭優異成績,充分展現重慶市民昂揚向上、健康活力的精神風貌,讓巴渝風采閃耀全國賽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