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數控機床的高端化直接影響着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作為重慶市的“工業母機”製作基地,重慶機床集團近年有哪些舉措推動科技創新?成效如何?
劉德永:重慶機床集團是一家80多年的企業,是我國機床行業“18羅漢”之一。
公司一直秉承“裝備中國、服務世界”的企業使命,長期致力於技術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致力於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集團化企業。
公司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歐洲研發中心等研發平台。
公司年新産品研發投入(R&D)8%以上,其新産品銷售收入達65%以上,開發了多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檔數控機床,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和産品壟斷。
重慶機床集團作為國家數控機床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精做強高端機床,積極布局戰新産業。我們主要圍繞以下開展工作:
一是持續鞏固重慶機床在國內齒輪加工機床的品牌地位,聚焦工業母機,大力開展工業母機的原創基礎新技術的研究;
二是運用數字化、信息化、綠色製造等現代技術開發新産品,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三是加快智能製造及製造工藝系統的研發,提高向用戶提供製造系統的能力;
四是強鏈補鏈,打造國內工業母機産業生態;
五是布局新興産業,實現企業産業轉型;
六是推動高水平人才建設,依靠人才發展新質生産力。
重慶機床集團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果,首先在基礎技術方面:
在國內,我們是首家成功研發了基於綠色製造的幹式滾齒切削技術;
二是基於減少機床傳動誤差的直驅技術的集成;
三是提出了齒輪的複雜修形計算方法,解決了全齒面修形製造的難題;
四是發明了齒輪加工系統誤差調控技術,開闢了齒輪加工精度提升新途徑;
五是攻克了齒輪全齒面修形的磨削技術。
運用上述技術,2005年我們是首家成功開發幹式加工滾齒機的廠家,同時帶動了滾齒刀具及材料的發展;
二是研發了高性能齒輪磨削加工裝備,磨齒精度達3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帶動了國內磨料磨具行業的發展;
三是我們首家成功研發了滾齒和銑棱的複合機床;
四是我們研發的小直徑大模數重切滾齒機,居國際領先水平;
五是近期我們成功研發了車齒機,很好的滿足了行星齒輪傳動所需內齒的高效、高精加工要求。
我們研發的齒輪加工母機廣泛應用於國內各行業,基本滿足了我國高性能齒輪加工裝備國産化的重大需求。可以説,有齒輪加工的地方就有重慶機床的産品。
重慶機床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專利優秀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0余項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