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今年以來,重慶全力推進“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與此同時,重慶機床集團的上級單位重慶機電控股集團也提出了“五個重塑”要求。重慶機床集團的改革思路是什麼?2024年已經過半,您如何評價集團的改革成效?
劉德永:在重慶市推行的“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任務中,重慶機床嚴格按照“止損、瘦身、提質、增效”的思路,紮實推進國企改革,有效盤活國有資産,着力解決內部“出血點”多、人均創效不佳、低效無效資産多、歷史遺留問題多、産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機床集團“三攻堅一盤活”改革在市國資委、機電集團、機電股份的支持和幫助下,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是止住“出血點”。深度分析業務板塊發展前景,精準施策,近年來機床集團對子公司採取培優、吸收合併,對業務轉型等改革措施,我們獲得了超7000萬/年的收益。
二是深化三項制度改革。近幾年開展人力資源優化工作,人員結構更加合理,全員勞動生産率較三年前提高26.7%。
三是積極盤活資産。閒置廠房對外出租,租金收入達1500萬元/年;對部分廠房等資産的出售和剝離,減少費用2500萬/年;積極盤活設備釋放製造能力,新增收益超2000萬元/年。
四是大膽“走出去,引進來”。與英國百年企業PTG合資成立了重慶霍洛伊德精密螺桿有限責任公司,經過10年的融合,其精密螺桿産品技術被公認為世界一流水平;同時與PTG合作打造海外研發基地。
與世界磨齒機知名企業—德國KAPP公司以及全球的優秀齒輪製造商—浙江雙環傳動合資組建了重慶世瑪德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合力打造國內一流高端智能製造及其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
2024年是機床集團“價值創造年”,我們將按照機電集團“5421行動”指南總要求,圍繞“五個重塑”,推動公司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的突破。
功能重塑:堅持長期致力於工業母機的發展,肩負國家、重慶市及機電集團賦予的新使命,承擔確保我國製造業産業鏈安全、供應鏈韌性的責任,保持國內齒輪加工母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地位,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戰略重塑:打造細分行業龍頭,加快提升珩齒、磨齒、滾齒、車齒機等高端齒輪加工機床研製能力,穩固細分行業領軍地位;基於國家戰略需求,研發新型工業母機及其他工業裝備,加快國産替代。
價值重塑:一是提升創新能力,加強與英國PTG合作,打造歐洲研發&&,實現基礎研發的突破;以市場需求為中心,以解決用戶製造工藝需求,實施重大新産品研究。二是關鍵製造能力提升,實現核心零部件自給自足,打造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三是建立精益管理體系,對標行業一流或標杆企業,以開展精益生産、精益製造、精益管理為抓手,持續提升經營質效。四是數字化助推企業發展,推進車間數字化、管理信息化、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適應當前製造技術趨勢,運用新的技術實現産品全面智能化、綠色化。
組織重塑:一是在今年年初公司根據 “十四五”戰略規劃對公司組織架構及職能進行調整,在“本部+子公司”的集團管控模式下,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精益管理為指導思想,以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為工具進行企業組織重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重點突出基礎研究、精密製造、企業數字化建設的資源配置。二是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引進海內外高素質人才,強化産、學、研、用的合作,持續優化人員素質結構,建立領導人員素質模型及評價機制,不斷提高人均創效。文化重塑:公司黨委始終堅持將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打造新時代“紅岩先鋒”變革型組織。傳承和發揚“專業、精細”企業文化,努力建設新時代、新重慶、新機電、新重機。
上半年,重慶機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4%,新增訂貨同比增長61%,其中,重點新産品增長150%以上,出口訂貨同比增長230%,為實現全年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