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7日,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並同步舉行“革命文物與思政教育高質量融合發展”主題論壇,眾多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就相關話題展開探討,交流經驗。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據了解,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國家文物局批准設立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平台,旨在發揮高校優勢,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創新性、示範性、引領性的紅色資源研究高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高端智庫、革命文化學術交流重要平台、紅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
2022年,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與西南大學舉行合作創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簽約儀式。共同致力於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實踐示範方面的協調發展;致力於深化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打造層次豐富、內容多元、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品牌;致力於加強人才的聯合培養,培養革命文物研究與實踐應用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青年後備人才。
近年來,該研究中心在推進研究平台一體建設、謀劃高端智庫職能作用、構建傳播矩陣全新格局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今年,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公布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名單,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入選。
“此次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標誌着紅岩事業發展迎來新起點。”紅岩博物館黨委書記、重慶紅岩幹部學院院長朱軍在致辭中&&,接下來,中心將打造革命文物研究平台和新智庫,推動紅岩文物在科學保護、價值挖掘、展覽展示、傳承弘揚、科技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將構建革命文物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和育人體系,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岩思政”育人品牌,為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打造紅岩樣本、提供重慶經驗。
儀式現場,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副主任幸軍宣讀了《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名單的通知》;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進軍宣讀《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名單》。現場還向學術委員會的專家代表頒發了聘書。
揭牌儀式後,“革命文物與思政教育高質量融合發展”主題論壇隨即召開。專家學者為革命文物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西南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周勇從史料研究方面給出建議。他&&,中心發展要以研究革命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為要務,例如,可以將各館官方保存的、遺散人間的、流落海外的革命文物文獻分別收集起來,編出一套《重慶革命歷史文獻大系》,為進一步研究、傳播、轉化、創新重慶革命歷史文化奠定史料基礎。
周勇認為,該中心要推動研究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革命文物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研究成果要走出書齋,走向大眾。只有把精深的、小眾的學術研究成果,變身為大眾的、喜聞樂見的文化産品,研究成果的價值才能最終實現。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潘詢現場宣讀了2024年重點工作、發布了首批研究課題。十大重點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館校協同研究體制機制,完成制定協同研究中心2025-2030建設規劃;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展覽展陳活動;推進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與紅色文化弘揚基地建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