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創新打造重慶首個“窯洞式”管理站房收費站

  新華網:重慶高速公路山高、橋多、隧道密集。如此大規模的機電工程,一定克服了許多難點,催生了不少亮點。請您展開為大家談談?

  張強:詩仙李白就曾感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重慶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造就了高速公路地勢地形複雜多樣。目前重慶高速公路共有橋梁7105座、隧道449座,其中特大橋201座,特長隧道82座,橋隧比高達36%,在這樣複雜的山區高速隧道群開展機電工程建設主要存在三大難點。

  一是施工難度大,高空作業頻繁,除需要考慮隧道內機電工程施工的通風、照明等問題,機電設備的安裝維護還要穿越崇山峻嶺,難度極大;二是設備選型要求高,由於機電系統複雜多樣,設備選型就需考慮風載、振動、防潮、防腐、低溫防凍等多重性能指標,在穩定性和耐久性方面都有更高要求,直接影響運營與維護成本;三是施工過程緊張,作為高速公路建設的最後關卡,機電工程常在土建工程後期介入,工期緊,前期預留預埋部分質量不穩定,跨單位、跨系統的交叉作業時有發生,相互干擾大幅增加了施工協調和安全管理的難度。

  我們就以城開高速項目為例,作為國家高速G69銀百高速重要路段,是國內在建高速中地形地質條件最複雜、綜合建設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為了克服上述施工難點,我們在項目建設中採用了多種技術創新。其中,城開隧道採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採集高精度數字底圖,為消防、電纜、高壓外線的路由提前進行施工規劃;採用移動布設可視化移動監控設備,通過數字化手段與AI視頻智能識別,對現場施工安全作業進行風險防控;採用新型通信管道橋梁管箱施工作業吊籃,提高作業效率及安全性。在雪寶山收費站的施工過程中,由於地形局部坡度達60-70度,我們因地制宜,利用路旁天然山體創新打造出重慶首個“窯洞式”管理站房收費站。同時結合城開路建設運維成本高、通車量小的特點,優化車道布局,我們將城口收費站打造為西部首創的基於預交易ETC門架的匝道自由流收費站,並在城開路全線推廣,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車道通行效率。

編輯:陳蒙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