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經常行駛高速公路的朋友,對沿途監控、收費、通信,以及隧道通風、照明、報警等設施應該都不陌生,它們統稱為高速公路智慧交通機電系統。在重慶,打造這樣一張高速公路機電設施網,正是首訊科技的主業和專長。張董,能否借此機會介紹一下近年來咱們實施高速公路機電工程的情況?
張強:重慶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是伴隨着重慶高速公路建設而産生的,經過了20餘年的發展,在重慶被譽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時候,就因為隧道比較多,建立了機電系統的技術標準。2011年,重慶高速集團將“二環八射”建成以後,對機電人員統一整合,形成了首訊科技公司,這就是我們的前身,肩負起了支撐全市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平穩運行,探索市場化經營的重要職責。可以説首訊公司成立10餘年以來,正是重慶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日趨完善,形成自身特點的一個時期。我舉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是首訊公司承擔了重慶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專項工作。“取省”是黨中央、國務院在2018年做出的對高速公路行業影響重大的決策部署,而重慶又是交通運輸部批准的首批川渝、蘇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試點省份之一。首訊公司作為試點工作核心建設者之一,承擔了重慶地區80%的“取省”工程建設,並在2018年12月28日順利實現G42滬蓉等10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無阻斷通行,探索了適用於全國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運營管理政策和技術方案,為後續“取省”工作在全國推廣打下堅實基礎。在全面“取省”和ETC全國聯網中,我們克服了重慶地處山區、長直路段少,ETC門架選址難等不利因素,調動全路網38個駐點團隊,如期完成452對ETC門架建設及重慶和貴州、湖南、湖北共10個省界收費站同步取消工作。
二是首訊公司承擔了重慶“縣縣通高速”目標最後也是最難的城口至開州高速公路的機電工程。在2021年,我們參與承建城開高速機電工程項目,項目全長129.3公里,含9座特長隧道,6座長隧道,橋隧比77.7%,部分路段橋隧比達95%。其中就包括了11.4公里的城開隧道,是重慶市最長的隧道。經過與國內多家優秀機電工程企業的共同努力,該項目提前一年半完成。我們也收穫了“城開項目建設功臣”“城開高速城口雞鳴至開州趙家段建設先進集體”“重慶市高速公路建設成績突出個人”等榮譽。
三是首訊公司積極參與全市高速基建項目建設,大力開拓外省項目。隨着《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發布,如渝湘復線高速、梁開高速、南川西環線、三環高速永津段等多個高速項目陸續上馬,總投資超700億元。首訊公司憑藉豐富的機電工程建設管理經驗,承擔了相應的機電工程建設任務。同時公司大力發展外省業務市場,2021年以來累計中標23個市外項目,合同金額14.66億元。例如我們承建的吉黑高速山河(吉黑省界)至哈爾濱(永源鎮)段機電工程項目,這是我們首個東北高寒區域機電施工項目,項目建設里程183公里,於今年3月4日通車,為黑龍江省新添1條南下出省通道。
通過這些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發展,首訊公司在智慧交通工程建設領域已經具備雄厚的技術儲備和實力,尤其在複雜山區高速公路機電工程建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建設管理經驗,取得20余項行業資質。業務範圍覆蓋西藏、四川、貴州、河北、陜西、浙江、北京等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機電建設業績超15億元。近三年,已在全國成功中標32個大型機電工程項目,合同金額累計約31.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