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打開大城“智治”更多可能

  新華網:隨着交通大數據多跨場景應用接二連三地鋪開,我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一個城市“智治”的大閉環。董事長,面對數字時代衣食住行的新變化,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想象?

  譚鵬:針對交通大數據多跨場景應用的不斷豐富,我們也積極開展各項預研項目,為以後場景落地做積極準備。

  一是基於RFID技術開展城市智能網聯車的管理服務,充分利用公司交通大數據資源及採集點資源,針對智能網聯車管理各環節需求,融合多源數據,實現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撐,為車企、車主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基於公務用車、私人用車、作業用車、營運用車等應用場景,構建一系列服務産品,為用戶提供服務。

  二是打造全國首創數智化綠色出行積分普惠服務體系,為每一位車主構建綠色出行積分+碳積分(碳排放)基礎庫,車主少開一天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即可對應獲得相應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加油、充換電、洗車、年審等場景進行兌換,獲取相應權益,以此鼓勵市民綠色出行。

  三是圍繞加油、充電、洗車、年檢、維修等車主高頻剛需,與銀行、保險、汽車後市場服務商等共同打造“數字車生活生態圈”,讓車主享受到低價、專業、貼心服務。同時,發揮公司視頻資源優勢,借助新媒體平台,在兩江四岸核心區開展城市景點的實時交通狀況播報,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吃住行娛購”一條龍服務。

 

編輯:邵以南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