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人科大師寫作課開講! 北大教授、詩人臧棣帶來“海子的詩與事”

  6月19日,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詩人、魯迅文學獎得主臧棣,走進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全校師生帶來文學沙龍和名為《狂喜之詩:事關生命的覺悟——從海子的詩談起》的專題講座,現場師生互動積極,反響熱烈。四川大學教授向以鮮、評論家吳向陽、著名詩人李海洲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臧棣精彩開講。

  據介紹,臧棣的本次講座,是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精心籌備的系列活動《名家進校園——大師寫作課》的首場。

  老師們説:

  看見了從教材裏走出來的人

  “中學時候我們有個小團體,大家都熱愛文學。起初我喜歡戲劇,像契科夫、奧尼爾。後來突然感受到現代詩的魅力。我們最熟悉的語言,居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的組合、關聯,帶來心靈上極大的觸動,注意到生命中可能從沒注意過的角落,這引發了我的興趣。在海涅、普希金、紀伯倫、惠特曼的啟蒙下,我開始嘗試詩歌創作,尋找母語中獨特的方式,來抵達生命中的內在衝動。”19日上午10:00,在講座前舉行的青年詩歌沙龍上,臧棣為大家講述自己的創作開端。

  詩歌沙龍由四川大學教授、詩人評論家向以鮮,重慶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吳向陽主持,與重人科的教師和校園詩人們共同探討臧棣的詩歌歷程和語言技藝。向以鮮評價:“臧棣的詩集厚重,這在今天這個浮華的時代極其罕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臧棣筆耕不綴,可以説是持續性寫作的代表。很多人在二三十歲、荷爾蒙旺盛的時候,憑藉愛情、衝動寫作,可步入中年後,往往因為工作和生活重壓擱筆。而臧棣的詩集卻幾乎部部都是‘磚頭’,簡直是奇蹟。”

  吳向陽提出了自己對偉大詩人的標準:“很多詩人都可以寫出好的詩歌,但我認為,擁有一定持續性、創作量和大慈悲,才可以稱作偉大,以這三個標準來看,臧棣至少是接近偉大的詩人。”

  臧棣回應,西方文史普遍認為,中國古典詩歌只有抒情詩,且全是短詩,這是他寫成入門、簡史、協會、叢書四大系列的原因,繼而有了這麼多部“磚頭”。

  作為九十年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談到中國詩歌,勢必無法繞過臧棣。因此,他頻頻出現於中文系教材,從一個詩歌研究者,成為了所有眾多師生的研究對象。現場有文學與新聞學院的教師&&,這次沙龍讓大家見證了“教材裏的人從教材中走出來”。

  活動結束後,臧棣、向以鮮、吳向陽分別接受學院小記者們的採訪,並作為閱讀推薦大使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目。

師生認真聆聽講座。

  詩人海子的詩和事

  在痛苦中感受生命的狂喜

  下午14:30,《狂喜之詩:事關生命的覺悟——從海子的詩談起》專題講座正式開始。

  臧棣將詩人海子的作品《西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春天,十個海子》三首詩歌逐句拆解,進行文本分析,從海子的詩歌原型、詩的狂喜和詩的本質的關係、幻象詩歌和日常經驗的“爭奪”等方面,全方位地對海子的詩歌進行講授,帶來一場文學盛宴。他説道:“痛苦是生活的常態,所以人們才要擺脫無聊,追求快樂,但有一些人,可以在痛苦中體驗到更強大的能量,在痛苦中感受生命的狂喜。”

  臧棣與海子都生於1964年,雖是北大校友,但臧棣入學時,海子已經畢業,並在詩壇成名。當時臧棣有個筆名,叫海翁,海子傳話,説他寫得不錯。可臧棣覺得有些尷尬,大家明明是同齡人,從筆名看,自己卻像海子的長輩。出於對朋友的尊重,臧棣立即放棄了筆名。

  “他(海子)的生活習慣不太好,這會對人的感受産生一定影響。他常常是通宵閱讀寫作,而且去他的宿舍看,可以説是家徒四壁。我覺得,無法照顧自己,是他後來呈現出那樣的生命態度的原因之一。”學生提問如何看待海子的生命結局,臧棣回答道。同時,他勸誡大家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講座主持人李海洲總結:“詩人有很多種,既需要剎那間劃過夜空的彗星,也需要臧棣這樣的結構主義大師。但臧棣不僅是創作者,同樣是重要的詩歌學者。今天,他用文本細讀的方式,帶領我們重新閱讀海子、理解海子,如果把他剛才提到的書名、國內外名家進行梳理,逐本閱讀,可以很好地提高文學修養。”

臧棣為師生簽名。

  講座結束,學生踴躍提問。從嚴肅的詩歌問題,到如何看待“擺爛”和“躺平”,臧棣一一認真解答。隨後,伴隨着鮮花和掌聲,臧棣向現場學生贈書並簽名。活動圓滿落幕。

  釣魚城和重人科之美

  給詩歌大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了解,臧棣講座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系列活動《名家進校園——大師寫作課》的首場,該活動還將陸續舉辦多場,將邀請國內頂尖級文學大咖赴校開展講座、沙龍,幫助學生理解經典文學知識體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文學作品閱讀感悟、解析評價、鑒賞審美和文學創作等專業核心能力。

詩歌沙龍現場

詩歌沙龍現場

  講座前一天,臧棣抵達學校所在的重慶合川區,並登上著名的釣魚城。長達36年的守城戰史令他大受震撼,也讓他深深記住了這座“上帝折鞭處”。為了表達對這位詩歌大師的尊敬,臧棣在釣魚城的下榻處已改名“臧棣書院”。

臧棣游釣魚城。

  講座之餘,臧棣了解了這座三江匯流的城市。無論是植被豐茂的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還是“世界的釣魚城”,乃至筆直悠閒的濱江小道,都給這位詩歌大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編輯: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