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酬鎮,和平村正以其獨特的農文旅融合模式,助力鄉村振興路。該村依託八面山旅游區的天然優勢,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打造“共富鄉村”,並成功轉型為一個集高山民宿、高山特色農産品和自然景光於一體的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
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和平村通過精準定位村幹部職能職責,將優勢資源有效配置給村集體經濟,從制度上做好集體經濟的發展設計,探索出了一條“村集體搭建平台、社會資本運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發展模式,並建立了科學有效的激勵分配機制,以及加強對村集體經濟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集體經濟健康發展。這些措施有效激發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動力,實現了集體經濟的切實增收和固定資産的有效利用。
在農文旅融合方面,和平村更是下足了功夫。依託八面山旅游區的自然景觀,和平村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出一系列旅游産品和項目。如今,游客可以在這裡領略到800畝格桑花海的絢麗多姿、1200畝梯田的綿延不絕、200畝荷花的壯麗景觀,還可以體驗八百田漂流的驚險刺激。此外,高山民宿、高山土特産等也成為了和平村的旅游新名片。2023年,和平村過境游客將近20萬人次。
另外,和平村還注重基層微組織建設。通過組建和平詩社、春耕互助小組、民宿結對互助家庭等村民互助隊伍,和平村將村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些微組織不僅推動了鄉村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提升,還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和平村的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過農文旅融合和基層微組織建設,和平村不僅實現了産業的多元化和經濟的繁榮發展,還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未來,和平村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張招華 程密)

和平村八面山下1000畝油菜花梯田。(酉陽縣酉酬鎮供圖)

和平村四百畝生態荷花池。(酉陽縣酉酬鎮供圖)

和平村800畝格桑花網紅打卡地。(酉陽縣酉酬鎮供圖)

八百田漂流。(酉陽縣酉酬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