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永川區: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題” 答好立德樹人“新答卷”

  3月31日,第39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閉幕。經過角逐,永川區師生共獲得30個獎項,其中一等獎7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3個。

  這些佳績,是永川區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見證。

  今年1月,永川區成功創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永川區將區域性整體推進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題。以“校內+校外”“硬體+軟體”“比賽+活動”,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質。

  “校內+校外”有機銜接 構建科學教育實踐大場域

  永川區把科學教育擺在突出位置,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使教育成為更好適應、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增量。按照“14434”工作路徑,緊扣全面提升中小學科學素養的核心目標,推動校內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

  小學生走進大學工業機器人實訓室變身小小“工程師”。

  永川區夯實學校主陣地,注重“研、訓、導、賽”四位一體推進,不斷完善課程教材體系,推動開足開齊開好科學類課程,注重學段縱向銜接、學科橫向融通。科學創新和技術突破需要不斷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永川區各學校倡導跨學科式教學、項目式學習,鼓勵學生從不理解處、不認同處提問,鼓勵學生敢於表達、敢於思考,引導學生熱愛科學、敬畏科學、探究科學,不斷營造寬鬆的科學教育氛圍。

  永川區實驗小學自2020年成立以來,積極探索項目式學習,基本實現項目式學習課程序列化、實施常態化,目前已開展56個項目式學習課程。學校在實踐中探索符合永川區特色的項目式學習實施路徑,順利打造了“探秘人工智能”“秀美永川‘芽’俗共賞”等系列品牌課程。

  除了抓好課堂主陣地,永川區各校也重視課後服務新陣地,優化課後服務,做到課內課後協同。通過開展“百名博士科學家(精神)進校園”“少年科學院”“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科學調查體驗”等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前往科學教育場所,進行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活動。

  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又需要依靠全社會聯動支持。

  永川區中小學科學教育聯盟成立。

  4月30日,在永川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全區9個部門、23個鎮街、17所大中專院校、107所中小學結成科學教育聯盟,共同助力永川科學教育探索之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與此同時,永川具備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優勢。永川區是國家定位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部職教基地,是中國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城市。有長城汽車、達瓦等高新企業,華為(永川)聯合技術創新中心、科技片場等創新&&,茶山竹海森林公園、樂和樂都動物園等自然資源場所。

  學生在實踐基地參加活動,了解科普知識。

  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永川教育系統聯合各部門,整合轄區科技片場、科普基地、産業基地、職業院校實訓場地等30余處科學教育實踐場域。依託區博物館、植物園、野生動物園,青少年宮、大安機場等,打造中小學半小時“科普體驗圈”。推進會上,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精品研學線路、茶山竹海精品研學線路等永川區中小學科學教育研學10條精品路線在現場發布。

  永川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中意&&,要有效協同、利用好這些豐富的資源,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雙向互動實踐活動,構建覆蓋全區、互聯互通、同頻共振的科學教育實踐大場域,實現學校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機銜接。

  “硬體+軟體”提供支撐 凝聚科學教育保障力

  推進會上,中意清晰解讀了《重慶市永川區建設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區三年行動計劃》,展現出永川區委、區政府構建大科學教育格局、開闢新時代科學教育新賽道的決心。

  在這份“路線圖”“任務書”中,永川區教委高度重視科學教育,強化學校硬體建設,為青少年科學教育提供保障。目前,全區已建成全國“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示範學校5所,市區級科技教育特色學校10所,國家市級科學教育實踐基地10個。

  在永川中學的科學課上,師生一起探索無人機的奧秘。

  作為“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示範學校,重慶市永川中學校積極營造科創氛圍,建設2萬餘平方米的科技樓,配設電工、金工、車工、木工實驗室,整合激光雕刻機等設備;重慶市永川昌南中學校搭建科技教室、機器人考試、3D打印室、結構模型製作室等科創場域……各校活用校園微空間,積極建設可體驗、可互動的科學長廊、科學角,讓青少年在科技體驗學習空間與場域的浸潤下成長。

  永川·瀘州教育數字化發展交流會召開,兩地共謀教育發展。

  與此同時,永川區還發揮數字化教育資源優勢,賦能科學教育發展。2月29日,永川召開了永瀘教育數字化發展交流會,掀開了數字化教育發展新篇章。永川區教育系統將推動科學教育、數字化建設相融互促,建好科學家、科學課、科學教育場所3個科學教育數字資源庫,塑造科學教育新動能、新優勢,促進城鄉科學教育一體化發展。

  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已成為教育強國戰略重點工作,切實推進專業化科學教師培養,建設一支優秀的科學教師隊伍,是做好青少年科學教育的“軟體”保障。

  “永川區每年投入20余萬元培訓科學教師、科技輔導員等2.8萬餘人次;開展機器人競賽、人工智能教練員等技能培訓1000餘人次;推選優秀教師先後參加國家級、市級培訓,傾力構建‘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學科名師—專家教師’梯級成長模式。”中意介紹。

  目前,永川區各中小學均聘任1名專家、學者等擔任科學副校長,並設立1名科技輔導員。推動實現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教師。通過升級實施中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提升行動計劃,每年評選優秀科學教師、優秀校外科學輔導員,組建中小學科學名師工作室,培養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先進個人。

  “比賽+活動”搭建載體 豐富科學育人新路徑

  從太陽能四驅水陸兩棲小車、智能巡邏車、掃地機器,到飛越千里的電磁波、燈光自動切換器……2月22日,永川區第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永川實驗小學舉行,永川區共200余名中小學師生參賽。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920余件,作品包含人工智能、傳感器、大數據等前沿科學技術的應用。經評審,共産生6大類別一、二、三等獎 200 余項。

  “科學教育正朝着為創新而學轉向。”中意認為,一次實驗、一次討論、一次研學、一次科創比賽,都在展示、塑造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從單純的興趣轉化為探索的自覺。為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永川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賽,最大程度激發青少年科學精神、創新精神。

  校園科技節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科學創造。

  永川區廣泛開展科普講座、科技創作,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科學探索與學習需要;開展科學素養大會、科技節、科學競賽,每年&&100場科學報告主題清單;通過“專家講師團”“家校共育堂”“前沿科技探索營”“職普科教環線”等,建設“雙師制”(基礎學科、項目學科教師)課程班,完成科學研究課題;推出家庭科普公開課,提升家長科普意識和學生科學素質……

  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世紅&&,科學教育不等於科普教育,要樹立大科學教育的理念,只要能夠讓學生體悟科學精神、勞動精神、鑽研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提升學生探究興趣、探究能力、探究精神,助力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科學人才、提高科學素養、塑造科學精神的活動都是大科學教育。

  在科學教育領域,永川區師生碩果纍纍。

  濃厚的科學氛圍、豐富的科創活動、多元的展示&&……讓永川區科學教育碩果纍纍。

  目前,永川區培育市區級學生優秀科學實踐活動200余例,全國科學實踐活動一等獎作品5例,6項教科研成果受國家級表彰;獲市級教育教學成果、教科研成果和基礎教育著述獎項36項;培養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金獎3人,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獲得者2人,小發明家2人,重慶市優秀科技輔導員20余個……

  作為全國124個科學教育實驗區之一,未來,永川區將加強基礎性、前瞻性、針對性教育政策研究,推動競賽活動管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高考改革等各項重點工作的有效銜接,着力提升服務教育決策水平。持續加強科學教育調研指導,定期對青少年科學素質進行分析研判,總結提煉典型經驗做法,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制度創新成果,充分發揮科學教育實驗區的輻射引領作用。(何珊珊 王亭羽)

編輯:蔣玲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