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大溪鎮黨委政府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立足當地實際,聚焦農村空心化、農民科技化轉型及農業産業化升級三大難題,通過政府、銀行、學校、企業和科研機構多方深度合作,成功打造1500畝高標準農田,共建和美鄉村産業學院,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位於大溪鎮筆架山下的杉嶺村,風景秀麗,水土豐美,其産出的稻米品質上乘,在周邊鄉鎮頗為出名。然而,傳統的耕作方式和自給自足的生産觀念限制了産業的發展壯大。為了積極探索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以黨建引領壯大村集體經濟,並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發展案例,大溪鎮黨委政府以杉嶺村為“共富鄉村”示範點,攜手重慶市田中秧農業科技股份合作社、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科研機構、銀行等,共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現代農業技術的引進與應用。
3月17日,在“巴渝和美鄉村樣板地”戰略發展現場研討會上,多方達成合作意識,決定在大溪鎮共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巴渝和美鄉村現代産業學院”。杉嶺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建設,合作社則按照約定向村集體和村民支付分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
在人才培養方面,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將課堂搬到了田間地頭,以産教融合的新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們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習現代農業技術,參與高標準農田的耕作與管理。同時,該學院還積極鼓勵當地村民參與農機學習與應用,拓寬了他們的就業渠道。
農機設備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耕種效率。以前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的農活,現在只需短短幾個小時就能輕鬆完成。這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益。
下一步,大溪鎮將繼續深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遺址、龍舟競賽運動中心等文旅資源,結合和美鄉村課堂教學改革成果,打造研學旅行基地和“印象和美大溪”等文旅融合品牌,進一步拓寬鄉村共富之路。(張招華 石嘉黎 )

現場教學農機操作。(石嘉黎 攝)

精篩機械化育秧用土。(石嘉黎 攝)

傳統機插秧育秧擺育秧盤。(石嘉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