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合川:稅警攜手進校園 宣講反詐“防身術”

  “校園常見的詐騙有刷單兼職、冒充客服、虛假購物、網絡交友等類型。”“發現受騙後要立即撥打96110反詐專線報警。”“要妥善處理快遞單、車票等含有個人信息的單據。”……近日,在重慶移通學院舉辦的防騙反詐稅警聯合宣講會上,來自重慶市合川區稅務局、重慶市合川區公安局的6名工作人員該校60余名師生宣傳講解防範個人身份信息被冒用拒賭反詐等知識,增強高校師生安全防範意識和能力

  “不少同學都收到過兼職刷單的小廣告,上面寫着刷一單就能領幾十元錢,這種就是典型的刷單詐騙。通過小額刷單返現給大家一種來錢快、來錢易的錯覺,隨着刷單金額的增大,不法分子會編造各種理由拒絕返現,同時要求提供保證金等,引誘受騙者繼續加大投入,最後投入的本金完全無法提現。”宣講中,重慶市合川區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民警袁孝鴻提醒,要想遠離刷單詐騙,需要謹記所有刷單兼職都是詐騙,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發現騙局及時報警。

  重慶市合川區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民警講解反詐知識。龐梓航

  重慶市合川區共有6所高校,在校大學生8萬餘人。每年3-6月是各大高校就業季。許多不法分子瞄準了大學生思想單純、社會經驗少等特點,針對性地編寫“詐騙劇本”,引誘大學生進入詐騙陷阱。

  “網絡常見的殺豬盤騙局,就是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照片,精心包裝自己,按照不同的劇本打造‘人設’,通過各種網絡平台發布交友信息。”袁孝鴻&&,一旦同學們被不法分子的“人設”吸引,他們就會通過各種甜言蜜語的話術迅速建立起朋友、戀人關係,最後再以各種理由向受騙者索要財物。

  

  合川區稅務人員為在校大學生講解個人身份信息被冒用的危害龐梓航

  相較於受騙者財物損失後能夠及時發現上當受騙,個人身份信息被冒用這一詐騙手段則更為隱秘。受害者當下沒有直接財産損失,無法得知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被冒用,直到産生涉稅違法行為等嚴重後果才方知被騙

  “不法分子會在網上發布一些兼職招聘類信息,一旦有受害者前來求職,他們可能會通過支付高額報酬、盡快辦理入職等藉口,引誘受害者以自己的身份信息註冊公司,成為公司法定代表人。”重慶市合川區稅務局稅收風險管理局袁月介紹,不法分子往往會利用這個公司進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稅收違法活動,最終造成的法律後果也將由被騙的“法人”承擔。除此之外,被冒用的身份信息還會用於虛增職工工資支出,以達到少繳納企業所得稅目的,同時企業在虛增工資時,往往不會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會形成個人所得稅的未申報記錄或欠稅信息,將會給受騙人後續求職就業帶來影響。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是否被冒用?”在現場問答環節,該校淬煉商學院大二學生徐朋森提問。“大家可以下載安裝個人所得稅APP,檢查自己是否‘被就業’。”袁月&&,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點擊“我的”,就可一鍵查詢自己的任職就業情況。一旦發現自己的任職就業情況與實際不相符,要第一時間在任職受雇信息詳情界面右上角點擊“申訴”按鈕,向主管稅務部門進行申訴,避免擴大危害

  在合川區稅警聯合防騙反詐宣講活動現場,同學們積極參與現場問答。龐梓航

  “萬‘騙’不離其宗,任何騙局都繞不開一個‘錢’字,只要記住‘給錢不要,要錢不給’這8個字,就能遠離大部分騙局。”該校經管學院大二學生、學校反詐志願者張明麗&&,自己經常參加一些校園反詐志願活動,本次宣講增強了反詐技能,後續將向身邊同學、家人分享這些防騙反詐技巧,幫助身邊人遠離詐騙陷阱。

  合川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川區稅務部門將持續創新稅收普法形式,結合防騙反詐等校園熱點話題,加大對涉稅違法警示案例、大學生創業就業稅費政策等的宣講力度,為大學生群體順利創業就業保駕護航。(龐梓航)

  

  

  

  

編輯:江茜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