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您剛才談到在重慶酉陽的一些實踐。這批依託數字技術的成果,為以新質生産力助推鄉村産業發展提供了什麼 啟發?
藍軍:我認為,社會組織是新質生産力的“蓄能器”,我們要不斷講“新”、學“新”、立“新”、啟“新”,認識好、利用好農業新質生産力的促進引領作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按照國家鄉村振興局和民政部開展的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中國民貿結對幫扶酉陽推進鄉村振興。中國民貿從數智技術創新、産業延鏈補鏈、全域賦能發展出發,整合帶動會員單位優質資源助力打造中國一鄉一品鄉村振興(酉陽)先行示範區,運用好酉陽地區天然生態屏障和海拔經濟優勢等獨特自然資源稟賦,建設“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兩山平台”數字化管理系統,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向重慶和酉陽匯集,推動農業新質生産力煥發活力,為鄉村振興裝上“數字引擎”。
在我看來,新質生産力能有效提振鄉村産業轉型升級。通過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工具、新通信等手段,推動形成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生産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促進生産力發展由量變到質變,提升農業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促進鄉村産業迭代升級。
此外,新質生産力能活化、創新和延展鄉村産業文化內涵。“一鄉一品”産業促進計劃通過傳承和挖掘鄉土文化,多元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等産業,賦予鄉村産業歷史底蘊與人文價值,提升産品附加價值和社會大眾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