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4月12日電 題:讓潼南蔬菜輻射更廣——重慶潼南努力推動蔬菜全産業鏈發展
新華社記者吳楠
重慶市潼南區依涪江而建,江水沖積形成的萬畝良田、精耕細作的種植傳統,使潼南因優質農業資源享有“西部菜都”之譽。記者近日走訪位於該區桂林街道雙壩社區的雙壩蔬菜基地,工人們正忙中有序地清洗、揀選白蘿蔔,蘿蔔種植大戶劉世平自豪地介紹:“我們這裡土質肥沃、土壤富硒,種出來的蘿蔔個頭又大又水靈。”
這個基地常年種植白蘿蔔等蔬菜10萬畝,年産量45萬噸,銷往北京、遼寧、江蘇等20多個省份,還出口至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重慶市潼南區努力推動蔬菜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在保留蔬菜的鮮銷渠道外,還以種苗培育、精深加工等方式,促進以“潼南綠”為名片的潼南蔬菜“走出去”,擴大優質蔬菜的輻射範圍、提升其影響力。
優質的土壤條件,加上菜農對播種、施肥、防病害等環節的精準把控,使得此地産出的蔬菜量大質優。以雙壩蔬菜基地為核心,潼南出産蔬菜的三分之一銷往重慶主城區,佔主城區蔬菜供應的25%,擔當着重要的保供功能。通過冷鏈運輸,潼南蔬菜還走進北京、廣州等地的千家萬戶。
近年來,不少像劉世平這樣的種菜大戶帶着種植技術,赴外省市承包菜地進行種植。在當地政府鼓勵下,潼南的種菜大戶們已經在四川射洪、船山等地規模種植蔬菜5萬畝,在全國設立營銷點逾200個,致力於讓潼南蔬菜輻射更廣。
同時,潼南還探索將蔬菜經過育苗、制種後變成種苗。2012年落戶潼南的重慶科光種苗繁育中心,依託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的技術支撐,現已成為重慶最大的蔬菜種苗科技創新及繁育基地,生産、推廣各類蔬菜、糯玉米品種逾100個。
負責人劉斌介紹,中心對當地部分蔬菜優良品種進行育苗、制種,培育的硬質黃金玉米“渝單821”具有容重高、粗澱粉含量高、高抗莖腐病、低重金屬積累等優勢,在西南地區大面積種植;“艷椒”系列種苗全國推廣面積超千萬畝。
此外,中心開發渝粉、紅帥系列番茄,燕白黃瓜、蜜寶南瓜、春帥絲瓜等各類優質蔬菜種苗逾5000萬株,銷往四川、雲南等地。
還有許多蔬菜經過精深加工後,以新的樣貌走上各地食客的餐桌。在重慶樸真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果蔬酵素生産線,甘藍、白蘿蔔等有機蔬菜與中藥食材、益生元混合發酵後,被製成酵素原液、酵素飲料、康普茶等銷往海內外;重慶岩泉食品有限公司將潼南當地種植收穫的辣椒、蠶豆、花椒等蔬菜,經發酵後製成紅油豆瓣醬,年産量超7000噸,産值逾4000萬元。
據了解,目前潼南區蔬菜精深加工産品以豆瓣醬料、酵素飲品、休閒食品等為主,年産值達12億元。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説:“未來,潼南將繼續在全鏈條發展蔬菜百億級優勢産業集群上下功夫,推動蔬菜産業高質高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