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以水養水”群眾喝上放心水

工人運送飲水管道。(受訪單位供圖)

  洗衣槽裏傳來嘩嘩的流水聲,竹溪鎮大海村村民譚友清正在水龍頭下洗衣服。“現在水質好,供水也穩定,生活過得很舒坦。”

  曾經,大海村因飲用水管護不到位,導致水量不足、間歇性停水等問題多發,給村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沒人管、沒錢管、管不好、水費收取難……像大海村一樣,飲用水管理難題很多農村地區都出現過。

  近年來,竹溪鎮著力在農村飲用水安全建設、管理、維護上出實招,以提升村民節水意識、轉變用水習慣為抓手,建立“以水養水”管護模式,實現全鎮各村集中供水工程全覆蓋,讓村民有水喝、喝好水,增強了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建”保障農村供水安全

  “以前,我們就靠一口井吃水,現在吃上了自來水,這水真是甜到我的心坎上。”擰開家中的水龍頭,看著自來水汩汩流出,竹溪鎮石碗村村民綦勝宣感慨萬千。以前,石碗村部分村民以自備井為水源,每到天旱季節總會出現缺水情況,無法滿足正常用水。

  竹溪鎮堅持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出發點,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做到“群眾有所呼,政府有所應”。連日來,石碗村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因年久失修,供水管網老化嚴重,多處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既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也無法保障村民的日常用水需求。”竹溪鎮黨委書記彭昌國説,去年以來,竹溪鎮實施農村人飲鞏固提升項目,利用中央水利抗旱資金新建蓄水池5處、管網延伸21公里,切實保障了219戶537人的飲用水。同時,建設完成農村人飲專項資金項目1個,新建取水設施4處、蓄水池4處、管網延伸9公里。

  竹溪鎮對2個5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實施廠區構築物和凈水設施改善,並爭取重慶郵電大學幫扶資金和對口幫扶資金,對3個村的飲水管道和用戶水表進行更換。

  “全鎮集中供水共有20處,蓄水量達4840立方米,可滿足3萬余人日常生活用水。”彭昌國説,全鎮已基本實現自來水戶戶通。接下來,竹溪鎮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緊盯村民急難愁盼問題,持續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聚焦“管”提升飲水工程管護水準

  “每戶必須裝上水表;如有破壞自來水各項配件者,由當事人負責賠償……”在竹溪鎮青吉村的“村規民約”墻上,詳細寫明瞭自來水的管護細則。

  滴水成河,管理有我。在竹溪鎮各村社區中,除4個村社區由供水企業供水外,其余11個村均成立用水協會,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建立用水管理制度,並落實專人管理。用水管理制度詳細明確管理區域、專人管理、開戶費、基本水費、水費單價、報停管理等細則,通過召開村民會議生效執行。

  竹溪鎮結合地形地貌特徵和村民用水習慣,因地制宜探索出適應平壩、山地特點的農村供水保障管理模式,凡集中供水工程覆蓋的區域採取用水協會統一管理或委託專人管理兩種方式,以用水協會統一管理為主。

  為解決村與村之間的搶水矛盾,竹溪鎮首先改造水廠出水管道,一村建一個出水口,一村安裝一個總水表,互不幹擾。隨後採取逐年分村輪流管理的辦法,各村共同推舉一人作為供水工程日常管理人員,水池清洗、管線排查則由當年管理的村負責安排,各村水費由各村分別負責收繳,所有集中供水工程的支出費用由各村平攤。

  竹溪鎮分散供水戶由用水戶商議確定管護人員,自行管護,不繳納水費,不納入統一管理。如今,竹溪鎮已逐步形成“以水養水”長效機制,全鎮供水工程管理順暢,搶水爭水矛盾一去不復返。

 聚焦“用”持續鞏固農村飲水成果

  前不久,在竹溪鎮三升村的一農家院壩,不少村民圍坐在一起召開院壩會,對村裏的供水工程管護存在的問題共商整改措施。

  “我們現在喝水是沒有問題,但漏損較為嚴重。”村民劉振東説,大家也想了很多辦法搜尋漏點,然而供水管線太長,難度太大。

  院壩會上,村民踴躍發言,積極反映供水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以水養水”,水費收繳很關鍵。竹溪鎮通過召開院壩會和入戶宣傳等方式,大力推進水費收繳,轄區20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已基本落實水費收繳,收繳率佔用水戶的85%。

  大多數村裏因在家固定用水戶偏少,為確保管護經費,竹溪鎮實行“基礎水費+超出水費”的收費方式,年基礎水費90至110元,超出部分按每噸2至3元收取,收繳水費均開具正規收據。水費管理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做賬或者村委會做專賬的管理方式,支出主要用于管道維護、人工工資等方面。

  “水費收費標準既要考慮村民的承受能力,又要促成村民自覺養成節約用水習慣。”竹溪鎮水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書春説,各村還落實了1名村幹部專門負責飲水保障工作,並聘請1至2名管道維修技術人員,對村民反映的問題,立即前往處置。(記者 鄧青春)

編輯: 曹妤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