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九龍坡抓準人居環境,打造和美鄉村

  近年來,重慶九龍坡積極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小切口入手,統籌城鎮村莊規劃建設,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走進鄉村,綠水青山的生態之美、詩情畫意的田園之美、和諧鄉村的文化之美映入眼簾,鋪展出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態畫卷。

 盤活閒置資源,村裏迎來新風貌

  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中梁山下的陶家鎮九龍村,一項造福工程正在啟動。斑駁的老宅、破碎的土路,在拓寬施工的轟鳴聲中顯得有點灰頭土臉。但在九龍村黨總支書記陳良軍的眼中,這些都是鄉村振興的“啟動引擎”:“這些老房子都有年頭了,那些梁木、石磨現在不好找,拆掉實在太可惜了,如果能有效盤活,或許將帶來新的風景和村莊發展機遇。”

  按照重慶市九龍坡區“一環一廊四片六村”統籌規劃,九龍村圍繞“久農原鄉·九農谷”項目,全力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範樣板。“‘久農原鄉·九農谷’ 寓意記憶中久遠的農村原始美麗鄉村之地。項目包含九農溪谷、九農洞天、九農水韻、九農果林四個特色打卡點,最終呈現出山水相融的農文旅休閒佳地。”陶家鎮相關人員介紹説。

整體規劃改造後的九農溪谷,山水田舍相映成景。(受訪單位供圖)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九農溪谷已改造完成對外開放,成了網紅打卡目的地。依據規劃布局,九農溪谷是久農原鄉南端的一個點位,與北端的大岩洞片區遙相對望,中間相連的一片水體,將打造為大閘蟹養殖基地,與東側經果林種植片區共同形成“兩點一帶一片”的原鄉格局。九龍村的發展之路,把城郊型高附加值農業和生態旅游結合,既有“高顏值”的面子,又有産業發展的裏子。

 環境整治,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九龍村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環境臟亂差着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好農村房前屋後。村民群眾受院壩會動員,自行到村委會申請農房風貌整治,並簽訂《九龍村農村房前屋後三包責任書》用雙手美化身邊環境,深度參與九龍村風貌建設。站在高處眺望九龍村蘭家灣至獅子嘴水庫沿線院落,高低錯落、屋舍儼然,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田園圖。隨着院落改造的逐步推進,民宿、茶室、咖啡廳等休閒娛樂場所在九龍村次第開花。在這裡,游客可以品茗,欣賞鄉村即景,感受鄉土風情。

乾淨優美的環境讓九龍村更添清新雅致的田園氣息。(受訪單位供圖)

  “村集體以土地入股、社會資本投入、第三方公司運營保底的形式,搭建‘村民—公司—企業’服務&&,流轉村民宅基地和接受群眾土地入股,以流轉宅基地和入股“土地為資源吸引社會資本入駐建設,收益分配每年按照投資比例進行分紅。”九龍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

  融文入景,為鄉村增色添彩

  陶家鎮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曾出土30塊東漢畫像磚。考證顯示,古墓屬於東漢中期墓葬,距今約1900年。伴隨着這些畫像磚的出土,深入挖掘漢墓畫像磚文化底蘊,實現漢韻特色文化的傳承與活化,成了陶家鎮打造高辨識度特色鄉村文化的重要課題。

  為讓漢文化真正滲入百姓日常生活,陶家鎮提煉了具有濃郁漢韻文化元素的視覺識別系統一套,廣泛運用到鎮域經濟社會建設之中:開展“漢韻文化進校園”,編制漢韻文化校本教材;編排《漢陶麗影》漢服走秀、《陶家漢俑》文藝節目;原創《邂逅陶家》文旅推廣歌曲,開展最美漢服人評選,舉辦一年一度漢韻文化節。收集採購陶家本土碗廠灣遺留陶瓷等文玩,建設陶家鎮文史館;打造陶家中學漢韻文化墻。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跟進清棲谷漢韻文化街、翠堤漢韻文化長廊、九龍原鄉建設,支持清棲谷3A景區創建事宜。

  為整治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陶家鎮建立了村民自治機制,發動群眾自發宣傳鄉村文明,村風村俗煥然一新。

  “我們建立健全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四會’村民自治組織,組織群眾簽訂《破除陳規陋習承諾書》,組織微宣講員、志願者深入街巷、鄉村院壩,開展移風易俗微宣講,倡導擯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活力。”陶家鎮政府相關人員介紹。

  如今的陶家鎮,環境美、産業興、文化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陶家鎮把生態美景培育成富民産業,一路哼着幸福歌,朝着和美鄉村的前景悠游前行。

編輯:陳蒙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