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與“泥”為伴 守護土壤健康——三代土壤人講述普查背後的故事

  十一月二十七日,長壽區洪湖鎮光華村,“三普”調查採樣小組正在遮陽拍攝剖面照。特約攝影 辛飛\視覺重慶

  十一月二十七日,調查採樣小組正在進行土壤野外潤態比色。特約攝影 辛飛\視覺重慶

  11月27日,調查採樣小組正在取剖面分層樣品。特約攝影 辛飛/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耕地保護是重慶必須堅決守住守好的“三條底線”之一。

  今年12月5日,是第十個“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題是“土壤和水:生命之源”。

  為進一步摸清土壤健康狀況,我國全面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以下簡稱“三普”)。“三普”距離“二普”已經有40多年,這期間是我國農業集約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土壤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和問題。“三普”對土壤“全面體檢”所形成的成果,將為糧食生産及優化農業生産布局等方面提供決策參考。

  此次“三普”,重慶的任務是要全面摸清1億多畝農用地土壤“家底”。對此,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老中青三代土壤人,聽他們講述普查背後的故事。

  西南片區“三普”技術組組長謝德體:

  為“三普”把好技術關

  10月30日,參加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等試點區縣“三普”成果的省級驗收;11月上旬,到貴州為當地的技術領隊進行土壤剖面技術講解;11月底,輾轉長壽、巫溪等10多個區縣進行“三普”的技術指導……

  今年國慶節後,66歲的謝德體從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三尺講&上退了下來。按理説退休後應該輕鬆不少,然而,他卻比之前還要忙:一個月有2/3的時間在出差。

  “休息不了,還要為‘三普’把好技術關!”11月28日,在長壽區洪湖鎮光華村的一個土壤剖面採樣點,記者見到謝德體時,他正在指導技術人員如何挖剖面。

  謝德體從小生活在四川省開江縣金雞公社(現東門鎮)。十五歲時他到公社參加勞動,發現同一地塊種出的莊稼産量有高有低,這讓他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學農的種子在心裏紮下了根。

  1978年,謝德體考入西南農學院(現屬於西南大學)學習土壤學。本科畢業後,他又師從中國土壤學奠基者侯光炯院士,攻讀碩士和博士。

  “跟侯老師求學的那幾年,我收穫頗豐。”謝德體回憶,“侯老師每個星期帶着我到野外進行土壤岩層、土壤類型的調查分析。同時,他還帶我參加‘二普’成果的檢查。遇到報告和實際不吻合的,還去現場親自挖剖面,重新確定土壤的類型和特性。”

  在侯光炯的言傳身教下,謝德體積極投入到土壤學研究中,形成了水稻高産穩産的半旱栽培法等多項技術,成為我市乃至全國傑出的土壤學專家。

  “二普”工作從1979年開始,但在1994年才結束,前後花費了10多年時間。這是由於當時採取了自下而上的調查形式,各地採樣標準不統一,因而成果匯總整理的過程非常複雜。

  “‘三普’採取了自上而下的調查方法,由國家統一技術標準,因而我們這些專家一方面要為各地培養好技術領隊,另一方面要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謝德體説。他擔任了全國“三普”技術指導組頂層設計組副組長、西南片區“三普”技術組組長。

  渝東南片區技術領隊田銳:

  少了一個採樣點,代表性就不夠

  謝德體作為土壤學專家、西南大學教授,3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土壤學專業的學生,39歲的田銳便是其中之一。現在田銳已是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的碩士生導師,今年,她又成為“三普”渝東南片區的技術領隊,負責土壤剖面採樣。

  “相比‘二普’,‘三普’更細更全。”田銳解釋説,“二普”一共才採8個指標,但“三普”涵蓋40多項指標,不僅補充了容重、孔隙度、重金屬等土壤物理、化學指標,還新增了一些微量元素的調查。

  對專門從事土壤學研究的田銳來説,這些都不算太難,最大的挑戰還是找採樣點。

  根據國家要求,丘陵地區每0.5平方公里要布設1個採樣點,因而我市的表層採樣點有5.4萬個。同時還有1492個技術難度偏大的剖面樣,這些採樣點有的“藏”在峽谷,有的坐落在山頂,要想找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這些採樣工作要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10月23日,為了趕在天亮前開始採樣,凌晨5點,田銳和團隊從重慶主城出發前往豐都方鬥山的一個採樣點。為了找到這個採樣點,他們花了一天時間。

  當汽車行駛到海拔1000多米的密林時,前行的碎石路被溪水截成兩段,車輛無法繼續前行。田銳只好與隊員下車,扛着不銹鋼鏟、鎬頭等採樣工具,按照導航徒步朝預設樣點前行。

  山裏沒有路,他們就用手中的砍刀劈出一條路;遇到深溝,他們就用灌木和藤條綁扎成木橋通過。在山林裏找了大半天仍沒有結果,有隊員提出更換採樣點的建議,但被田銳否決,“萬一採樣點是個新土種,少了一個採樣點,代表性就不夠!”

  最終,在田銳的堅持下,他們找到了位於兩山槽谷地帶的採樣點。

  有時就是找到了採樣點,採樣工作依然會遇到難題。

  為了不影響農業生産,通常情況下,每年農作物播種前和秋收後,是開展外業採樣的窗口期。然而,有的農民為了搶種一季作物,會在冬水田種上青菜頭,這會導致採樣結果不準確。

  “種了青菜頭,土壤有機肥的含量會偏高,檢測結果不準確。”田銳説,為了保證剖面採樣數據有參考價值,他們必須花更多時間,尋找更具代表性的剖面樣點。

  按照要求,田銳和團隊在今年必須完成70多個剖面採樣,目前,他們已完成80%的工作量,為了按時完成任務,他們周末也在田間地頭給土壤做“體檢”。

  地質隊員、外業採樣員馬鑒:

  有村民的支持,採樣工作才能高效完成

  23歲的馬鑒是重慶市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205地質隊隊員,從去年入職以來,他有一半時間是在“挖土”:為“三普”土壤表層採樣。

  “三普”土壤表層採樣對技術有較高要求,而地質隊員有一定的地理知識做基礎,培訓後是能勝任這項工作的。因而,馬鑒在去年考取了“三普”土壤外業採樣資格證後,參加了在江津試點開展的“三普”採樣工作。

  但對馬鑒來講,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三普”外業採樣員,還必須具備學會與村民打交道的能力。

  剛入職不久,馬鑒承擔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向村民收集採樣地塊農作物的産量、化肥農藥使用量等農業生産數據。

  馬鑒第一次到江津石門鎮向村民收集情況,就吃了閉門羹。一是因為他説大道理太多,村民不願聽;二是他的外地口音太重,村民聽不懂。當地村民以為他們是來挖油田的,不讓他們亂動自己的耕地。

  領隊鄧帥上前解釋,聊了幾句家長裏短後,村民也聽懂了他們的來意,尷尬的局面才緩和下來。

  “不要一上來就講大道理,要説他們聽得懂願意聽的話,比如這是給土壤‘看病’,今後才能提高農作物産量”“詢問産量時,盡量不要説畝,在農村穀子都講挑”……“老前輩”給他們補上了這一課。馬鑒慢慢找到了和村民交流的技巧,工作也得以順利開展。今年,他們一共承擔了200多個採樣點,目前已完成140多個。他説:“有村民的支持,繁重的採樣工作才能高效完成。”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