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石柱實施“人才柱石”工程 探索人才強縣之路

黃連研究專家李學剛(中)正在察看黃連生長情況

  昔日的“巴掌田”“雞窩地”變成整齊連片的黃連、莼菜、辣椒、脆紅李等特色産業基地;榮獲“中國黃連之鄉”“中國辣椒之鄉”“全國最大的莼菜生産基地”等稱號……如今的石柱縣正奔跑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

  這離不開石柱縣以人才工作促進縣域産業提能提效,立足區域經濟、立體交通、“三色”産業、自然資源等十大優勢,實施的“人才柱石”工程。該工程主要構築“1+3+10”的制度框架,以“1”個總的實施方案為規劃圖和總綱領,以&&、政策、服務“3”項人才工作基礎體系為基石,以“10”大專項計劃為支柱,把産才規劃統籌做、産才引育同步做、産才融合示範做,着力構建“以産引才、以才促産、産才融合”新態勢,不斷釋放産才融合新動能。

  聚人才——雙招雙引,設站建庫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針對全縣經濟總量不大、産業鏈條不長、技術轉化不多等問題,石柱縣“軟硬”兼施,系統集成人才匯聚&&。一方面,堅持面上統籌、線上落實、點上拓展,構建人才工作責任制度體系、“1+5+N”的人才政策體系和重點産業工作推進機制。積極探索“研究院+”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強化特色産業科技支撐,加速實施黃連、莼菜本地提純復壯和辣椒南北加代育種工程。構建“一大兩小”的“雙創”産業園和孵化&&。加強&&與高校、企業、人才、項目一體聯動,與重慶科技學院共建“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站”。升級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建設渝東南首條“人才通道”,開設綜合服務窗口,開通人才服務熱線,推動“線上服務入網,線下服務進港”。

  另一方面,通過積極探索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雙輪驅動模式,制定産業招商圖譜和緊缺人才圖譜。

  實施“人才柱石”工程以來,石柱縣依託東西部協作、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等&&,累計爭取30余名優秀年輕人才來石挂職,探索建立市—縣部門常態互派挂職頂崗聯絡機制,打造石柱縣定點挂職鍛煉基地。

  2023年以來,石柱縣已與55家實體項目企業簽約,引進60余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企業人才。同時,序時推進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戰略合作,萬力聯興、硒旺華寶、果本生物3家企業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人才承載力、吸附力全面增強。

  推項目——産才融合,跨區協同

  石柱縣立足“三色”産業優勢,探索建立産業帶來人才、人才帶動産業“雙帶”機制,推動黃連創新産業研究院、武陵山研究院、七曜山研究院等&&載體提能升級,支持專家型人才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持續培育辣椒、黃連、莼菜“三色”拳頭産品,延展産業鏈條。

  目前,辣椒科研團隊育成的朝天椒品種“石辣7號”已成功入選“全國辣椒十大優新品種”,黃連科研團隊研發的新藥“左金膠囊”已獲得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莼菜的地理標識屬性更加凸顯。

  此外,石柱縣力促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組建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新型材料、康養消費品四大産業聯盟,有效促進儲能、氫能、三電生産等上下游配套産業發展,加快打造“百億級泵閥産業集群”。

  促發展——生態向好,融合聚變

  “人才柱石”工程在統攬引領、試點示範、跨區協同、強縣富民等方面充分釋放促進效應,全縣人才生態、産業生態、創新生態持續向好。

  石柱縣着力涵養近悅遠來人才生態,讓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人才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産業增勢”“發展位勢”。目前,石柱縣辣椒種植面積10萬畝,産業綜合産值達7億元,黃連在地面積5.8萬畝、規模和産量約佔全國的60%和全球的50%,莼菜種植面積1.4萬畝、産量佔全國總産量60%以上。建設市級智能工廠2個、數字化車間4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7家,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8家、科技型企業353家。

  下一步,石柱縣將有序實施人才發展規劃,大膽啟用青年人才在各領域各環節“挑大梁”“當主角”,推動人才亮身份、作表率、出成果,讓各項人才工作在追趕中發展、在跨越中領先。持續強化品牌思維,以點帶面、形成輻射,力爭將“人才柱石”工程打造為具有石柱辨識度的區域性人才工作品牌。(吳婷 張楚凡 圖片由石柱縣委組織部提供)

編輯: 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