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文博會暨巴渝文化傳承發展名品展開幕

  文化作橋通四海,萬千創意築美好。

  11月16日,第十二屆重慶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暨巴渝文化傳承發展名品展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南坪)正式開幕,國內外近千家展商齊聚一堂,“曬”文化、“拼”創意、“亮”非遺、“展”藝術……以“文化+”的形式,激活文化的變量與力量,涵養美好生活。

11月16日,南坪國際會展中心,第十二屆重慶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暨巴渝文化傳承發展名品展現場,各種文創産品琳瑯滿目。記者齊嵐森攝

  精品薈萃

  標注巴渝文化“新高度”

  “好東西多,機會難得,快來逛一逛……”當天上午,博覽會剛一開幕,大批市民就走進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選”文創、看非遺、購好物。

  本次文博會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游委指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以“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繁榮文旅消費市場”為主題,旨在促消費、聚資源、創&&,推動文化創意産業高質量發展。展覽設“茶文化”“城市融合”“一帶一路”3個主題館,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

  其中,在“城市融合”主題館,重慶多個區縣集中亮相,是展會上的一大亮點。

  “精美的石刻會説話”,大足因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而蜚聲海內外。在文博會現場,來自大足區的文創産品和旅游商品“陣容豪華”,受到眾多市民熱捧。

  展廳裏,大足展示了大足石雕、共命鳥絲巾,及《大足獅》《麗人行》等一系列文創産品。

  其中,一本大足石刻手繪圖印刷版小冊子更是被瘋搶。該小冊子是原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郭相穎花3年時間手繪大足石刻長卷的印刷版,本來只是帶到現場作展示,沒想到許多市民看到後愛不釋手,紛紛求購。

  江津展廳展示了四面山景區、荷花米花糖、韓氏瓦崗醬油、江津玉等特色文旅資源。其中,江津玉吸引大量市民駐足觀賞。該玉是近年在江津區發現的一種隱晶質石英質籽料,以其圓潤細膩、飽滿光亮、龍鱗皮紋等特色,廣受青睞。

  巫山展廳則展出了帶有“巫山神女”、三峽、紅葉等元素的紀念郵冊、連環畫、葉脈書簽、筆記本等文創産品,新開發的下莊系列明信片、郵冊、山泉水等,以及“高峽·李遇”脆李酒、潤梨膏、朱菊膏等旅游産品,同樣吸引大量市民諮詢、購買。

  此外,潼南、銅梁、梁平、忠縣、豐都等多個區縣均攜優質文旅資源,在本屆文博會上作精彩呈現,以“各美其美”,勾勒出“美美與共”的巴渝文化新成果,展示了重慶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風貌,標注出巴渝文化在國內外展商及市民心裏的“新高度”。

16日,展會現場精彩的糖畫製作展示勾起了許多市民“甜蜜的回憶”。記者齊嵐森攝

  交流互鑒

  展現世界多元文化新成果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

  在“一帶一路”主題館等展區,展出了多哥、加納、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白俄羅斯、菲律賓、波蘭等多國,以及西藏、天津、安徽等國內多個省區市的文化産業新成果。

  “這是‘巴一戈爾’酒,至今已有155年歷史,以高加索原始森林草本植物、果實為原料,沿襲俄羅斯古老配方,採用特殊工藝精製而成,冰鎮後尤其好喝。”在“一帶一路”商品集市區,外籍展商們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向觀眾推介特色商品,效果同樣不錯。

  烏拉圭展廳更是展出了璀璨奪目的天然紫水晶,其紫色深邃,猶如耀着酒紅色的“火光”,十分名貴,是世界各地高級珠寶店中的必備商品和鎮店之寶。

  菲律賓展廳重點展示了雅坎編織。雅坎編織是菲律賓南部雅坎人創造的傳統手工紡織品,以充滿活力和複雜的幾何圖案而聞名,常用於製作傳統服裝,是雅坎社群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白俄羅斯展廳,巧克力是主角,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多款産品琳瑯滿目,引來眾多市民下單。

  “大有收穫!這些國外商品平時不容易見到,這次展會提供了一個好機會。”市民劉女士樂呵呵地説。

  在國內眾多省區市的展&前,同樣人流如織。

  如,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新年帶來的鼻煙壺頗為精緻:對着燈光望去,壺內畫作或是氣勢磅礡的山水,或是惟妙惟肖的人物,抑或是可愛俏皮的動物,韻味十足;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馬氏吹糖人”第十六代傳承人馬電坤的吹糖人技法展示,如同變戲法:或揉或捏,一分鐘不到,一根糖條就“化身”栩栩如生的猛虎,引得現場掌聲連連。

  此外,還有不少國家以及國內多個省區市以精彩的展陳、豐富的活動、特色滿滿的演出,吸引了大量市民觀展和互動,生動展示了世界多元文化的新成果,詮釋了文化交流互鑒的力量。

  賦能産業

  釋放文化的澎湃變量

  文化加上經濟的“後綴”,不僅可以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推動城市生長與進步的深層次力量。

  本次文博會的主論壇——海峽兩岸茶文化傳承發展論壇,吸引了眾多來自台灣、重慶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參加,以“中國茶·渝&香”為主題,“圍爐論道”。

  “在重慶茶葉歷史上,重慶沱茶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83年,重慶沱茶曾在羅馬世界優質食品大會上摘得中國茶葉第一塊國際金獎。”論壇上,重慶著名文化學者司馬青衫&&,如今由盛而衰的重慶沱茶“再出發”,需要推動其從文旅産品向日常飲用品過渡,需要提升其在茶館中的使用率。

  論壇上,重慶苗小茶、渝派輕茶飲總經理苗振霖也分享了他的觀點:相比傳統飲品,新式茶飲在産品理念、生産製作、品牌推廣與市場營銷等多方面,進行了改良和創新,更加貼近年輕人的審美趣味和消費訴求,帶動了消費風潮。他認為,如今的年輕人更願意為個性化和差異化産品買單,因此新式茶飲的市場發展趨勢是現制茶飲、創新研發新茶品以及推動品牌時尚化等。

  對此,台灣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武亦稱,品茗藝術已廣泛融入人們的生活,而要推動茶産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茶與器相輔相成,需“知器善用”,以藝術表現和文化內涵的提煉,讓茶席美學的設計更為豐富。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吳全建議,促進茶産業發展,可建設一批數據採集系統,動態監測茶樹種植面積、土壤墑情、茶樹長勢、災情蟲情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升茶産業生産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本屆文博會上,重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還與天府可樂(重慶)飲品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致力於打造“重慶本土飲料第一品牌”和“國民經典飲品”。雙方合作推出的首款聯名定制産品,在本屆文博會上首次亮相。

  本屆文博會,再次見證了“文化的力量”,擁抱了“精彩的創意”,呈現了“更大的世界”。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